第25章 灵犀暂未通(第2/4页)

王贵和在心里暗赞一回,深觉东家知人善用。便是这颜幼卿,不知道在码头什么地方藏了两天,就发现鑫隆商行开始加派人手出港接货,把消息传了回来。大老板当机立断,命自己连夜跟出来打探虚实。凭颜幼卿这身好功夫,今天晚上必定不会白跑,不枉自己这大冷的天半夜出海盯梢。只要能寻得与兴隆接头的洋人船只,之后东家定有办法,谈成这一笔生意。

王掌柜从袖筒里抽出手,紧了紧大毛外套衣襟——真他娘的冷。为了尽可能轻便,小船连舱篷都没有。幸亏夜里风浪不大,否则一个不慎就会被海水浇湿,冻成冰棍。王贵和作为大老板心腹之一,广源商行最重要的码头分店掌柜,已经很多年没遭过这种罪了。然而,正所谓居安须思危,富贵险中求,听东家意思,这一笔生意若是做成,半年不开张都顶得住。

驾船伙计从屁股底下摸出一个小酒壶递过来,王贵和喝一口又还给他。那伙计连灌好几口,酒壶便见了底。为了悄无声息,小船全靠人力划桨。划起来时不觉得,反倒是这么干等着有些难捱。王贵和咂吧着嘴里的酒味,琢磨到底是什么生意,能半年不开张都顶得住。所谓洋油钢材,内行人一听就知道是瞎扯。若要此等暴利,无非两样黑货,一样软,一样硬。软的是福寿膏,硬的是西洋枪。

虽然广源商行此前没涉及过这两门生意,王掌柜却也知道一点行情。由于南北和谈,已经很久没听说哪里打大仗,军火需求一路走低,价钱必然高不起来。倒是最近报纸上大肆宣扬《禁烟协定》到了彻底执行之期,毫无疑问,福寿膏的价钱定当火速飞涨。这个时候一船洋货,能叫东家如此着紧,尽管没明说,其实差不多也猜得出是什么。只不过既然东家没明说,便是猜出来了,也得管紧嘴巴才是。

王贵和给自己脑子上了根弦,感觉更冷了,忽见一个细瘦身影自大船上翻出来,沿着外壁往下出溜。颜幼卿准确无误落到小船上,收回龙爪钩绳,依旧缠在腰间。这趁手工具还是特地托耍水火流星的老崔问江湖朋友悄悄借来的,事毕之后须得还回去。

“怎样?”王贵和压低嗓音问。

“一帮子洋水手,和几个妓女在喝酒赌钱。也有看货拿货的。没法到近前去,我瞧着像是香烟以及药物之类。”

“货舱里看了么?”

“看了,货舱基本是空的,倒像是已经入港卸过货了的样子。”

王贵和皱起眉头。这是最近抵达海津的大船中最热闹的一艘,也是看起来最像带了大量私货的一艘,没想到货舱竟然是空的。

颜幼卿见王贵和沉默,也不再说话。他还有点儿没晃过神来,那帮子洋水手与妓女们闹得实在是不堪入目,男男女女衣衫不整,搂抱成团,把他惊得手足无措,差点被人发现。直到这会儿还觉得眼睛疼,只怕要长挑针。

王贵和考虑片刻,实在冻得不行,估摸着时辰已是后半夜,今日恐怕只能空走一趟。遂道:“算了,今天先这么着,回去再合计。”

驾船伙计一桨撑开,小船划出丈余。正要调转船头返回,颜幼卿忽低声道:“有人来了。”

王贵和左右瞅瞅,只望见茫茫一片暗影:“哪儿?哪儿有人来?”

“听起来像汽轮机船,正往这边开过来。”

王贵和虽然什么声音也没听着,还是吩咐驾船伙计:“等等看。”

大约一袋烟工夫,果然有一艘小型机船出现在前方,伴随着机器带动轮桨之声,向这面缓缓靠近。

海港码头的检查,惯例严进宽出。汽轮机本就是洋人的玩意儿,能租得到此种船只半夜出港,不是卖货的,就是卖笑的,往往有不小的后台,向海关提前打点过。带出去的人在内海湾洋人大船上厮混到天亮,再光明正大回去。因为一般不夹带洋私货入港,自然也就不怕查验。

王贵和这一趟行事隐秘,不欲节外生枝,自然不愿与那机船狭路相逢。冲驾船伙计拍拍手,随着长桨摆动,小船重又隐入大船船尾阴影之中。

那机船隔着几丈远打出信号,很快开过来,挨着大船停住。出来七八个人,似乎有男有女,间或嘻笑几声,爬上了大船舷梯。

待这些人都进了船舱,声音消失在甲板上,王贵和才命令开船。驶出一大段,见颜幼卿似被定住一般,仍然向着那大船方向动也不动,缩着肩笑道:“幼卿,到底是练功夫的人,穿这么单薄也不怕冷。”没听见对方回话,又道,“这黑黢黢一片,还看什么呢?不用盯着了。也不算彻底白来,至少知道了哪几艘船不是。回去再想办法,看能不能缀着鑫隆的船过来。”

颜幼卿这才心不在焉“嗯”了一声。他总觉得却才上船的几个身影中,有一人十分熟悉,然而无论如何也不该出现在此处。忍不住反复琢磨,无法安定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