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读书不为晚(第3/4页)

颜幼卿问:“之后如何了?”

“之后?校长恼怒得很,却又拿这两个女子没奈何。僵持了几天,这女学生有个厉害兄弟,趁人不备闯进校园,把那姓陶的狠揍了一顿,将自家妹子领回去了,听说关了禁闭,一步也不许出门。”

安裕容道:“真是趁人不备?校长先生故意放进来的罢?”

俞蜚声似是未曾想到这一遭,细思居然反驳不得,干笑两声敷衍过去。

江南艺专不过百余学生,十几个专职教员,教师多有留洋背景。肯送子女来此上学的,无不是开明富足家庭。也就是江南富庶,西学盛行,风俗崇洋,这学校才办得下去。小小一所艺专,论风气,可说走在时代最前卫之列,故有此等奇事发生。

安裕容被挑起好奇心,摸着自己脸颊笑问:“那陶教员当真有潘安之貌,子建之才?桃花旺盛至此。不会被打得毁了容貌罢?”

“被打得大牙掉落两颗,真是潘安再世也没法看了。”俞蜚声笑答,“到底是他为人不检点之故,相貌实属次要。”说到这才想起来问,“对了,你该当也成婚了罢?不知弟妹是在……”

“在老家。”安裕容坦然颔首,“成婚数载,夫妻恩爱,情有所钟,守约不贰。俞兄尽管放心。”

俞蜚声又是一顿哈哈大笑。颜幼卿一只手还被安裕容握着,悄悄抽回去,低头掩藏自己红热的脸。

两人又坐了一阵,听俞蜚声说些学校奇闻轶事,方告辞离开。临走拿了几份过期报纸回去看,安裕容终究没好意思管俞蜚声借他的貂皮大衣。恰逢学生下课,纷纷围住余先生询问新来西文教师之事,借机观察安裕容、颜幼卿二人。西文是必修大课,教师只有一位,各班级轮流上。先前陶教员的风流韵事全校皆知,如今听说来了一位比他更年轻英俊的先生,上下哗然,无不蜂拥而至。二人好不容易挤出校门,飞奔至码头,叫艘船便走。

“要说风气开放,圣西女子学堂还是洋人办的,怎不见学生似这般,这般……”颜幼卿一时不知如何措辞。

“不一样。圣西是教会女校,偏于保守,规矩其实很严。”安裕容摇头道,“艺专是专门学校,学生有年纪小的,也有年纪大的,多为爱好艺术,精研技艺而来。生活交往方面,自然要随意得多。”神色微敛,似有犹疑。过得一会儿,才缓缓道:“阿卿,他们中许多人与你年岁差别不大,应当很容易成为朋友。阿哥……也很希望你能多交些朋友,只是须慎重识人,莫要误交损友,特别是……异性朋友,还须把握分寸……”

颜幼卿笑了。因为听说那陶姓教员之风流韵事而莫名纠结的心情忽而豁朗,点头应得干脆:“我与阿哥一同进出,即使交朋友,也一定是阿哥先看过了的。”

安裕容听他如此说,心中顿觉爽快,当即叫船家调转船头划进镇子里,买了好些吃食酒水,眼见天色不早,才匆忙往回赶。

吃罢晚饭,安裕容展开从俞蜚声那里拿回的过期报纸。油灯下不看书的规矩是他自己定的,此刻知法犯法,遂架起眼镜,故作姿态道:“广告字大,就瞅瞅广告,消磨时候。”

颜幼卿一面笑,一面也捡起一张。扫一眼题目,看清内容,默默给他递过去。

“怎么,有什么大新闻?”

“算不得新闻……”

安裕容低头细看。《昨日逊帝大婚,各国公使代表应邀到贺》,《逊帝大婚典礼捉襟见肘,景华宫不见昔日辉煌》,《祁保善发表大婚贺词,言外之意似别有用心》……江南艺专既走在时代前列,师生中自然有许多热心时事者,订阅的报纸亦属革命党左派阵营。对祁保善及其联合政府出钱出力,为逊帝办大婚典礼一事,可说冷嘲热讽,丝毫不留情面。

“十一月初六大婚,过去有些天了。”安裕容没什么表情,一目十行将几篇相关报道看完,还回头瞧广告,“我记得那天是冬至日罢?”

“是冬至日,满福嫂舂糍粑来着。”

安裕容笑了:“有人蘸桂花糖连吃了八个,吃得肚儿肥圆,半夜不睡觉起来消食……”

颜幼卿拿报纸捂他的嘴:“你答应再也不提的!”

“行、行,不提,不提了。阿卿,你松、松开,哥哥错了……”

颜幼卿头一回吃糯米糍粑,不知这东西难克化,吃过量才有所感觉,实属平生罕见丢脸之事,且说了许多难为情的话才叫安裕容答应从此不提。这时情急之下一把捂上去,安裕容生怕他把自己下巴卸了,连忙告罪求饶。

两人闹了一阵,平息下来接着看报纸。安裕容忽地叹口气:“还记得前年冬至日,咱俩在文约兄那里吃羊肉饺子。味道虽比不得鸿顺楼,可也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