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第2/3页)

回到客栈后,这些提学分巡道们,立刻提出想要尽快派人过来学习的想法。

谁知道刚刚一直都表现得十分大方的楚提学,这会儿竟然说了一句:“且慢,各位大人,不妨先听本官分析一下利弊,再做决定的好。毕竟这关乎一府孩童的学业,万一发生差错,本官是万万承担不了这个责任的。”

在教他们之前,楚辞必须先做一个免责声明,万一有人学了个四不像回去,耽误了学子们的前途,他可不想担上毁人前途的骂名。

这番话好像一盆冷水泼在了大家的头上,这些大人都听懂了楚辞的画外音,不由面面相觑。

这会儿,还是南安府杨提学先开了口:“不知楚提学想和我们说什么?”

楚辞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说道:“在大家学习之前,我想先告诉大家,新式教材以及新式教法,在漳州府已经实行近半年左右了。在实行之前,也已多次试探过百姓们的想法,可到了真正实行时,还是听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甚至有些百姓,因为情绪激动而在提学司门前破口大骂……”

“这些刁民!”听到有人在提学司门前谩骂之时,有位大人忍不住代入了自己,真情实感地生起气来。

楚辞赶紧让人上茶安抚,然后道:“这些人也并非刁民,只不过比较循规蹈矩,自然有些看不惯。我想告诉大家的正是这个,一个新事物的推行在刚开始时一定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如果哪位大人克服不了,楚某是不建议推行下去的。”

“当然,使用暴力手段强加给百姓也会招致抵抗,带来祸患,到时好心反而做了坏事,楚某也是不赞成的。”楚辞看见某些人的神色,连忙补充了一句。

“楚提学说的极是,对百姓们春风化雨,循循劝导才是正理。”周大人抚了抚胡须,点头说道。

见这些大人们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楚辞又说了下一个点:“如果大家同意推行的话,那楚某建议你们今年九月再开始。一来,现在的那些学子已经学了很久,如果贸然改变,恐怕会不适应,不如从新入学的孩童入手,以观后效,再逐步推行。这点,在漳州府也是一样的。二来,新式教科书一时半会也刊印不出来,而且还需大家回去统计好人数,再来订购,以免不足或浪费。”订购二字楚辞说的很大声,免费供应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可是一个省的学子!

大人们点点头,觉得他说的在理,至于要钱这点他们倒不太在意,毕竟这钱也不从他们的口袋里掏。

“还有就是,县学以上学府和下面的要分开,届时请各位大人分派人手过来学习时,注意挑选不同的负责人,挑选过来的人尽量年轻些。”楚辞说出最后一点。

“楚提学,下官想知道,为何这县学以上学府和乡下的学子要分开呢?难道在楚提学眼里,竟也将这些学子以三六九等分开吗?”说话的人是隔壁延州府的一个分巡道。此人姓顾,自小家境贫寒,好不容易中举当官之后,又分在了延州府最穷的一个县,所以心思比较敏感。此时听楚辞这样划分,一时情急,竟直接起身质问楚辞。

“大胆顾桐!谁让你这样和楚提学说话的,还不向楚提学赔礼道歉!”他的上峰,延州府张提学直接呵斥道,“楚提学,本官御下不严,还请见谅。”

“张提学不必动怒,本官也并未介意。顾道员有不了解的,本官解释清楚便是。这样划分,并不是将学子们以三六九等划分开来。本官的出身想必大家都清楚,若我看不起贫苦学子们,那和看不起我自己又有何差别?只是顾大人,你有没有注意到县学和村学的差别?”

楚辞说的诚恳,提及自己寒门出身的身份时,也并不避讳,这让顾桐慢慢冷静了下来,开始思索楚辞话中之意。其他人也跟着回想,今天去的两个学堂之间的区别在哪?

半晌之后,顾桐红着脸,虚心请教:“下官愚钝,除了二者家境不同之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区别。”

楚辞朝旁边示意,随员立刻取出了两张课程表递给他。

楚辞将课程表放在桌子上,示意大家看。一张是上午县学的,一张是下午去过的村学。里头的课程安排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县学上午三节下午两节,而村学的是上午三节,下午一节。在课程的科目中,县学多了好几科,而村学除了丹青,乐府之外,再无其他。上午令大家奇怪的大课间,似乎也不包括在内。

“众所周知,县学的孩童家境都很不错。家里对他们的要求比较高,良好的家境也能支撑他们学习各项技艺所需的花费。而村学的孩童们,除了读书之外,还要帮家里分担一定的活计,学堂之外,他们几乎都处在劳作中,所以不需要额外的活动安排。再有就是,即使开设了这些课程,他们的家境也不足以支撑所需的花费。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多读点书认些字,比学这些看似华而不实的东西要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