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乌龙(第2/2页)

官员们看了后,脸上都浮现出震惊又气愤的神情,似乎他们对于林甫同犯下的恶行全然不知并且一点也不认同。

然而有一个人此刻却如坐针毡,他就是刑部侍郎魏文魏大人。当初南闽省水师驻军元帅祝威上检举信弹劾林甫同时,部分人的意见是将林甫同抓来审问,而以他为首的这些人却主张林甫同是清白的,替他说了不少好话。

想到这里,他冷汗直冒,不一会儿便将后背的衣裳都浸透了。他低着头弓着身子,生怕皇上或与他对立的同僚们想起之前的事情。

好的不灵坏的灵,有时候越是害怕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有人上前奏道:“罪人林甫同身为一省大员,视人命如草芥,视朝廷法纪与无物,罪大恶极,理应诛其九族,以示天威。”

天和帝听完,想了想,说道:“九族的话倒不至于,诛其三族,其他人等一律贬为官奴,三代以内不得自赎其身,五代以内不得科举入仕。”

这个惩罚相较于诛九族而言,还是比较轻的。可是这样夺去一个家族的所有希望,将他们打入谷底,也不知道对他们来说,到底是生好还是死好了。

在场的大人们听到这样的判决都有些唏嘘,但也没人觉得应该祸不及子孙的。一个人与其家族从来都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林甫同位居高官之时,他的整个家族都因此获益,人人皆以身为林氏子孙为豪。现在林甫同东窗事发,他们这些利益共同体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处置完林甫同后,又有人上奏了。

“圣上,罪人林甫同之所以狗急跳墙,下官觉得还与一人有关。”

“是谁?”

“正是刑部侍郎魏大人。要知道,在林甫同初露马脚之时,祝威便已察觉此事。臣记得当时魏大人一直在为他辩驳,认为林甫同是清白的。臣想,若当时就制止了林甫同,估计他也不会犯下更多的错误。”

魏大人脑子里一个激灵,立刻站了出来:“圣上,臣冤枉的!臣当初记得自己是为林甫同说了几句话,但那只不过是查案的本能罢了,并非故意替他开脱,还请圣上明鉴。”

天和帝原来都忘了这回事,被他们一提醒立刻记了起来。他看向魏大人,道:“刚刚方大人说的有理,不过念在你一直兢兢业业办差的份上,就罚俸三月以儆效尤吧。”

魏大人连忙跪下,心里忍不住松了口气。

其实天和帝不是不想重罚他。他现在对于所有和林甫同有关联的都没有好感。只不过,当时让钦差去调查的命令是他自己下的,总不能连自己的面子都下吧?

处理好这件事后,天和帝退朝来到了御书房。他左思右想,总觉得心里有股郁气难以疏解。

他又翻了翻最近南闽省发来的所有信函,最终发现有一个人出场率特别高。就像今天的林甫同案也是他一手解开的。

思及此人当初在京城时的种种,想起与他聊天的快乐,天和帝一时冲动,拿起笔便写了一封密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