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拜师(第2/2页)

楚辞到时,他们正在练字。这是楚辞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每人每天要上交一幅作品,必须得是能让他们自己满意的,并且每天上交的字,楚辞还会给他们评出优劣。为了写出令自己满意的字,他们一般都是不断练习,再从中挑出最好的一幅上交。

由“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才是保证学习效率的不二法宝。

“你们先停下来。”楚辞说道,见大家的视线都移过来之后,他又说,“这几位你们刚刚已经见过了,他们是我一位旧友的孩子,姓余,余霞散成绮的余。他们分别叫做余稔,余秋和余穗,他们从今日起,便要留在这里读书,你们往后要好生相处,不许欺负人家,知道了吗?”

孩子们都应知道了,楚小远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小叔,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好好相处的!”说完,还殷勤地把靠墙的几张空椅子拖了过来,让他们待会好坐。

“那就好。今天的课我上午已讲完,要完成的课业你们三人就请教一下他们,明天一同交上来。”

楚辞说完,便离开了书房,只留下三个皇子和其他几个大眼瞪小眼。

“他们人呢?”温太傅坐在楚辞的书房里,手握一本书看得正起劲。这书就是居野山人留下的手稿编纂而成的,其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文章,深受当地学子的追捧。

“在那边呢,他们年龄相仿,不一会儿就能混熟,我在那儿反而累赘。”楚辞道,他在温太傅身边坐下,给他们俩都倒了一杯茶。

“也是,不过你的心性着实令老夫佩服不已。”温太傅抬头扔下一句话,然后又马上将视线重新放回书上。

“不是您说的让我把他们当普通学子吗?怎么这会又觉得我怠慢他们了?”楚辞觉得委屈,怎么说一套是一套。

“老夫可没这么说!”温太傅表示不背这个锅,“刚刚那都是真心实意的话,你莫要想多。对了,这本书你应该都看完了吧?你来看看这句话,你觉得该做何解?”

楚辞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开始和他讨论起这句话来。两人讨论了许久,直到太阳西沉,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这话看似浅显,实则大有深意,能写出这样的话,居野山人不愧为当世大儒。

只可惜这样的人竟丧生于倭人之手,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但凡是看过他这本书的人,都会忍不住咒骂那群没有人性的倭人。

想来只要这本书传世一天,南闽子民和倭人的仇恨就永远都不会有消亡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