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缘由(第2/2页)

他们翻出地图寻找去处,在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后,他们最终选定了南闽省。

一来,这个地方刚刚经过了大清洗,和朝中党派稍有瓜葛的人要么被斩首要么被流放了,各方势力一时发展不到那边去,对他们来说很安全。

二来,南闽省地处偏僻,省内官道崎岖不平,途中崇山峻岭,毒蛇猛兽藏于其中,若要进省,一般都是走水路。而水路由闽地水师掌控,水师元帅祝威不太掺和朝中之事,只要再派个信得过的人去看着,他们便无计可施。

三来,便是因为楚辞了。

天和帝有时很后悔不听温太傅的劝告,因为大皇子和楚辞不和,便顺了左相之意,将楚辞调出了京城。楚辞此人聪明果敢,不畏强权,面对朝中重臣的质疑,也从不退缩,反而能以理服人,堵住他们的口。

他时时在想,若楚辞一直留在这朝堂之上,他是不是就多了一柄利剑,在面对这些官员时,也不会这么无力了?

在决定好去处后,天和帝便和温太傅商议要不要将楚辞升任为南闽省正提学,这样他让楚辞做些事也能方便点。

温太傅不同意,他认为此时不应该把楚辞放到明处。要知道,他现在是漳州府提学,享五品知府仪仗,而如果升任正提学,便可享从二品巡抚仪仗。三年之间,连升五品,岂不是把楚辞放到火上去烤?试问哪个升任正提学的,不是熬了十几二十年资历,才得以上升的?

不过,不升楚辞不代表没有办法,温太傅打听到,南闽省正提学杜玉对楚辞十分欣赏,他为人又十分正派,只要把他升上去,就不愁楚辞做事会畏首畏尾了。

楚辞还不知道自己因为温太傅的几句话从而错失升职的机会,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敢答应下来。就像温太傅说的,太抢眼了,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他还是老老实实,将漳州府发展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