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换人(第2/2页)

虞穗从发间露出的耳朵红红的,听见楚辞问话,他轻轻地点了下头。楚辞还想说什么,却被虞秋喊了过去,也要他抓着手教写字才行。

虞穗看了他们一会,之后又拿起笔,按照楚辞教的步骤,认认真真写了起来。

等到大家今日的成果都交上来后,楚辞就把刚刚的事说了一遍,并特别叮嘱其他孩子,出去时要谨言慎行,和不太熟的人,话里话外不要把他们带出来。孩子们自然附和得快,楚辞观察了一下,他们应该都把这话记在了心里,才放他们下课。

说起来,这几个孩子也不容易。因为楚辞制定的计划表,几乎把他们一天都安排进去了。

每日晨起时,他们需换好衣服,出来围着院子跑个十圈,差不多是五百米。跑完后稍作休息,再跟着大虎打一套五禽戏。

用过早饭后,楚辞会先检查一下昨日所学是否巩固,然后再布置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一般分两组,都包括默写一篇,九章题三道,对子三道,再加一篇释义,有时候也会根据他们所学,额外布置一首诗或写一篇杂文。这些预习内容他们可以看完书后独立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着完成,只要在楚辞中午放衙之前做完即可。

吃过午饭后,他们可以去小憩片刻。楚辞则会利用这个时间批改他们的课业。等他们休息一刻钟左右后,便是楚辞每日讲学的时间。

讲学时,也分两组。大孩子先进去听,楚辞会根据他们的课业完成情况选择重难点讲解,等他们逐一订正之后,再去给小孩子们讲。

等楚辞去衙门时,便换温太傅进来,引经据典地讲些故事给他们听,并让他们来分析故事中的一些内容,潜移默化的学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故事听完后,可以出去玩一会,吃些点心。大概半个时辰后,他们又回到书房,开始练习每日要上交的一副作品,等到楚辞回来点评后,一天的学习才算结束。

楚辞原本担心过,三位皇子可能会有异议,但没想到他们适应得很快,甚至还隐隐有种“就这”的错觉。

当然,在和温太傅了解了宫里的学习时间安排后,楚辞也觉得自己实在很善良了。宫里早上六点就要到上书房,下午五点才结束,中间除了一个小时吃午饭的时间,全程都要待在自己的座位上读书习字,除非安排了骑射课,才能出去活动一下。

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小孩子都挺不容易的,特别是当你的父母对你期望很高时。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感觉在少数人看来是让他们前进的动力,但在大部分的心里,却是让他们喘不过气的压力。

快快长大吧!楚辞在心里默念,长大后虽然也有压力,但你也会有更多的选择,能够去选择一些更加自由的生活方式。

……

时间就在一天天的学习中飞速流逝,很快,从省城出发的队伍,就快要抵达漳州府了。

知府衙门这些天忙得不可开交,前几日还到提学司向楚辞借人过去帮忙。因为他府上衙差虽然多,认识些字的也不少,可能写的就少了。

楚辞看在最近到账的那笔钱的份上,到底借了几个人过去给他帮忙整理那些案宗。他们在提学司也是负责这个的,因为楚辞一向严格的标准,所以他们到了知府衙门后,上手十分快,而且还将它们根据案件的不同属性分门别类地归置好了。比如说,每个县的先归置到一起,然后再按照民事纠纷,商务纠纷和刑事案件等分类堆放在一处,上面还会贴个条提示。一眼望去,别提多让人舒适了。

陆知府看得眼红,既欢喜他们的效率,又嫉妒楚辞底下竟有这么得用的人手,甚至生出想要把这几个人换到知府衙门来干活的念头。谁叫他手底下的人,个个都和木头一样让人上火,一件事不吩咐个好几遍,根本就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在他和楚辞隐晦提起此事时,楚辞一口就否决了他的提议,他好不容易调教出来的人,哪能这么轻易就让人换走了?能借给你就不错了。

被楚辞暗搓搓嘲讽了一顿的陆知府讪讪地回了衙门,然后朝着自己那群木讷的下属发了一通邪火才将心头这口气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