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第2/3页)

他知道,韩毅之所以大半夜的赶回来,也是为了他们着想。怎么说,这都是一份心意,不能忽视。

韩毅:“二刷过了,不想再看。”

徐子涛:“你别呀,我还没看呢。话说,渐冻症的医学猜想对了,那其他方向的医学猜想呢?韩毅,你真的不想去再看一遍吗?”

韩毅:“……”

韩毅憋了好一会儿,还是没忍住,小小声的说了句‘去’。

徐子涛会心一笑,和其他同学打了个招呼,就陪着韩毅一起出去找宵夜摊子了。

当韩毅他们讨论陆珏这个导演时,网上与陆珏的相关话题也上来了。

五一档期,三天假期能拿到高票房再简单不过。相反,能在五月四日这个工作日,其他电影的票房都回落的情况下,陆珏的《第九封信》还在维持着涨势,狂揽九千三百万票房就很是稀奇了。

这一天,《第九封信》以2.63亿的累计票房力压《埃及传奇3》的2.55亿,顺利登顶,正式成为五一档期的王者。

到了这个时候,媒体们不再观望,纷纷站出来发文章庆贺新人导演陆珏的成绩。就连之前暧昧不明的影评,也跟着变了风向,清一色全是好评。

数不清的影评人开始从各种方向来谈论《第九封信》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还有人另辟蹊径的分析陆珏这个导演,还真博得了不小的关注。

这时,一直关注着陆珏的宋轩也发表了他的影评。

与那些虚浮的夸赞不同,他的分析更为细腻,解读也更深刻,显然真的做了不少功课才成稿的。

【《第九封信》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找我,希望我能写一份《第九封信》的影评。实话说,为了写这个影评,其实我这两天都扎在电影院,反复观看了许多遍了。

首先,看过它的人应该都知道《第九封信》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吧。

电影前十分钟,介绍了我们的男主角李飞航。

不知道细心的观众有没有发现,李飞航在参加高考时,旁边有个一闪而过的身影?没错,那个人正是我们的另一个男主角姜阳。

后来当画面从老师的成绩表闪过时,第一页里就有姜阳的名字和成绩。显然,姜阳的高考成绩不弱,绝不比李飞航差(可惜电影院不能暂停,不然就能知道他考多少分了)。

电影第二十分钟开始,故事也进入了正题。

从镜头里看,李飞航是被虚化的,突出了姜阳这个主体,从这里看可以发现姜阳的视线一直跟着他(假装有电影截图)。同样,姜阳与其他同学打闹的时候,李飞航也有回头看的一幕,眼神很与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他们两个很早就注意到对方,并且羡慕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之后解刨课的时候,混乱的人群里唯有李飞航最冷静,手最稳,远超其他同学,这也让身患重病的姜阳对他更为羡慕。

……

再看故事后期的危机,不少观众吐槽出戏的‘菜刀’。

电影里画面灰暗,相信有很多人没有看清楚,那其实不是菜刀,而是骨科医生会使用的骨刀。

前面同学们收拾的画面里,就有骨科工具被收到柜子里的细节……

……

最后,就是必须提起的重逢戏。

实话说,电影最后十分钟的内容才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把姜阳隐瞒的事揭露了出来,同时也把之前很多埋的线总和了。

姜阳是不是别有用心的接近李飞航?

李飞航分别的八年里,究竟是靠自己的想法,还是被姜阳影响思维,从而在他的引导下成为名医?现在的李飞航是真正的李飞航吗?

你们可以细细品味最后的对话,双重含义,不管怎么解读都没问题。

另外,风吹起窗帘,把两人隔绝开时,他们两的表情也超出众人想象,是非常值得品味的画面。

总所周知,这两位在出演《第九封信》之前,一个跑了九年龙套的野路子演员,另一个则是刚进入演艺圈的新人演员。

这两人前期的表演中规中矩,偶有亮点,只能算八十分。但最后这里,我必须承认他们的演技改变了我的想法。

就死别戏这一幕就值回票价了。

说真的,每次看到那里,我都忍不住赞叹陆导太会调|教演员。

补充说明:撇开电影不谈,陆导在医学知识上面可以说非常用心了,没有明显的BUG,也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了解培养一个医生有多辛苦。

最最有意思的还是他的医学猜想。

就我所知,《第九封信》里关于渐冻症的医学猜想已经成为现实(友情提示最新《医学》期刊)。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但这个彩蛋确实让我感到电影更加真实。

祝《第九封信》票房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