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陛下,请自重(番外)补完(第3/5页)

罢了。

藏玉公主收回目光,跟着小沙弥往内院走。

从佛堂出来的秋昀余光一瞥,正好看到藏玉公主的背影,稍微一怔——他记得齐衡就在这家寺庙出家?所以藏玉公主是来找齐衡的?

想到这儿,他跟国公夫人说了一声,便抱着明珠跟了上去。

青山寺坐落在山水之间。

红墙黄瓦掩映在绿林中,空湖清澄,可见游鱼浮游在水草之间,飞鸟展翅在天空云海,美得如一幅画卷。

秋昀一路尾随,穿过九曲石桥,就见被小沙弥带着的藏玉公主踏入空湖中央的凉亭,不多时,那小沙弥就折返回来了。

他佯装迷路的香客,在小沙弥走过来时,小声询问了下怎么出去。

小沙弥果真没有怀疑,指点了出去的方向。

这边的藏玉公主没有听得身后动静,他只是支起下巴,放眼望向寺内优美的风景,思绪却再度飘回到水清走的那一晚。

那一晚,他们为了侍女肚子里的孩子再度吵了一架。

吵到最后,水清突然说:“我一直以为真正的爱情是容不下第三人的。可我爱你,也懂你,甚至你落得如今这般境地,也是为了我,所以我容忍了闺女的出生。

可我突然发现,我的隐忍似乎只会让你得寸进尺。

我的心里只有你,可你的心里却不只有我,我累了藏玉,就这样吧。”

水清身上最吸引他的就是那份纯粹,但现在讨厌的也是他的那份纯粹。

南国皇帝断了他回梁国之路,让他只能困在这座公主府,当一个嫁人的‘公主’。

只要是个男子,都不会甘心。

更何况他原有希望问鼎国君之位的,当日就是为了水清,他妥协当了这劳什子和亲公主,与皇位失之交臂,这辈子再没希望回梁国,就想要个儿子,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何错之有?

就在藏玉思忖间,有脚步声停在他身后。

“阿弥陀佛。”

公主悠悠转过脸来,抬眼看向在对面入座的和尚。

一袭宽大的僧袍,手捻佛珠,神色疏冷,眉眼无情无欲,却带着睥睨众生的悲悯。

他看着看着,忽地笑了起来——原来只有他活在愧疚与不甘中,而那个让他愧疚的人却早就已经释然了。

他觉得格外讽刺,心中又有些悲凉。

无缘只平静地看着,似是在等着他笑完。

可他笑了片刻,忽地止住笑意,脸色一凝,倏地站起身来,拱手道:“打搅了,无缘大师。”最后四个字他咬得极重,带着最后一丝不甘不错眼地盯着无缘。

“阿弥陀佛。”无缘起身回了一礼,慈悲宽容道:“无妨。”

而公主就这么看了无缘半响,心中潜藏的期待在他无波无澜的神情中彻底熄灭,眼神也跟着暗淡了下去:“那藏玉就祝无缘大师早日成佛得道。”

说罢,甩袖而去。

无缘望着那道仓促离开的背影,一点点消失在眼帘,无任何波动的眼瞳荡起了微波,最终摇头轻叹了一声,正欲转身,身后忽地响起一道清泠的嗓音——

“你不后悔?”

无缘滞了一瞬,极为自然地转过身来,却见得是一着白色对襟袍服的少年。

少年怀中抱着个乖巧的小姑娘,二人生得属实好看。

尤其是少年,额头饱满,鼻梁高.挺,眉眼狭长,迎面望去面上不见半分瑕疵,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纯净得如最好的墨玉。

且少年通身的气质清贵,一看便知不是普通人。

“阿弥陀佛。”无缘低头念了着佛号:“不知施主此话何意?”

无缘不认得秋昀也正常。

他出家的时候,秋昀不过才八岁。

秋昀一瞬不瞬地盯着无缘。

俗话说相由心生,无缘的眉眼看似无情无欲,可眼瞳深处却藏着几分悲色,显然是对藏玉公主还没忘情。

他放下怀里的明珠,小声嘱咐小姑娘别跑得太远,旋即伸手示意无缘入座。

凉亭里备有茶水,以供香客饮用。

秋昀倒了两杯,推给无缘一杯,无缘道了句谢,他自己端起杯盏抿了一口,方道:“齐衡,其实你——”

啪的一声,无缘手里的杯盏打翻在地。

秋昀好似没看见他的紧张,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话:“其实你不必躲在这里,当年你进京没多久,陛下就已经知晓了,甚至还默认了藏玉公主助你母亲和侄子们逃出天牢和南国。”

听到此处,无缘嘴唇嗫嚅了一下,知晓辩解无用,怅然道:“难怪当年公主想以死脱身时,陛下会突然派御医前来为公主诊治。”

当年梁国传来消息,梁皇重病,藏玉公主想以死脱身,回梁国取代梁国太子的身份。

却在实施的过程中,陛下赐来两位御医,不过半月,便将服用了秘药的公主给‘救’回来了——那个秘药是昔日嫁给他的沈江亭用来脱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