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的确,半夜只身来此太过草率了。

他不敢贸然出声惊动身后人,只飞速向门口滑去。

他离门口越近,那人离他便越近,在他即将接近门旁烛灯的一瞬间,那人蓦地从另一侧绕到了他面前。

纪筝的脑海里霎时间只闪现了一句话,“璟王殿下可听过一种心跳的怪声,现在还在?”

心跳声?

一种奇妙的感应,纪筝下意识叫道:“皇叔不要吓朕……”

一根蜡烛在他的面前腾然燃起,离得很近很近,隔着明灭扑闪的烛光,他就能清晰看到对面的脸。

那仿佛是刚完成一次捕猎的猛兽双瞳,带着满是疲惫的血丝,又有一种饥饿忍耐多时的渴求一闪而过。

纪筝骇得倒退了半步,这眉眼的轮廓他分明熟悉极了,看眼神却怎也想不起。还未等他定神再看,对面那人已用蜡烛点燃了一旁的烛灯,整个屋内顿时大亮。

明辞越揉着眉心,垂眼无奈道:“圣上。”

纪筝望着明辞越与平常别无二致的面容神情,仍是心有余悸,“好你个侍卫,半夜专门来小庖厨蹲朕!”

他拿轮椅轻撞明辞越的小腿,反被人钩住了轮子彻底动弹不得。明辞越微微逼近,“臣是在追偷吃臣宵食之人,没想到……”蹲到了圣上。

纪筝顺着明辞越有意无意的目光去看,便看到了像被小老鼠啃过一般的饺子。

他的颊旁烧的慌,连忙咳嗽几声,带着几丝调侃望着明辞越,轻佻道:“没想到端方如玉的美人君子半夜也会半夜饿得睡不着。”

“君子是人,自然也会饿。”明辞越迎着他的视线望回来,喉结轻动,半夜的声音低沉沙哑。

“……更何况,臣并非君子。”

“所以圣上要陪臣下吃一点吗?”他换了一种语气,端近了那盘吃食。见着纪筝犹豫半天不肯拾筷子,他淡然笑了笑,自己先拾筷子,就挑了那一半的小饺子,沿着参差歪扭的小牙印,一小口含了下去。

明辞越在为他试毒。

曾因为少许墨迹将他摔落下去的洁癖之人,如今一个唇印覆盖过了他的咬痕。

朱唇微张,尖齿叼着奶白柔嫩的饺子皮轻磨,像是什么猛兽的捕食,叼起了谁的白弱的后颈……

纪筝看着看着,有些说不出来的味儿,“朕不是这个意思!”他连忙夺了筷箸,自己又一口吞掉了一整个,刚一入口,芝麻心融化,他阖着目,再一次沉醉感慨于舌尖的醇香。

“你也吃,别看着朕。”

“皮是那日剩下些许的水晶糯面皮。”

纪筝散漫随口道:“嗯你竟然敢拿下人的吃食糊弄朕。”

真香。

下一刻,明辞越将剩下的三四个,皮与馅都分了开来,芝麻心的糖馅全小心翼翼地夹给了他。

糖馅确实对纪筝来说更为可口,他看着单吃面皮的明辞越,哑然:“朕以前……这样命令过你吗?”

“是臣母亲的小习惯,这道菜也是改的臣家乡那边,江南那边多甜口,不同于这种饺子,冬天常包一种圆圆的糯面小球,有喜事娶亲也会包……”

纪筝边吃边听明辞越讲了不少自家的事,这些都是主角小时候的琐事,原书里也涉及的不多。

听到兴头不禁追问,“后来呢?”刚一出口,他就后悔莫及。

后来明父被重征去坐镇西北,带兵作战,后来江南那个莫须有的贪腐冤案发生,后来明宅被封,后来明母郁结于心,病逝在来京途中……这些他明明都是知道的。

纪筝有些忏悔自责的想,只要明辞越说出来,他就勉勉强强答应一下来日帮他重翻案底。

明辞越只是顿了不长一下,轻描淡写,“后来就不大吃了,叫人偶尔也会夜里想的慌。”

原明早就进来了,立侍在侧,此时有些焦急,“圣上宽厚,殿下为何不说夫人她……”

纪筝也有点为他着急。

明辞越从瓷盘里微微抬了眼:“臣夜半备下故里美食,邀约圣上,不是为了让圣上听那些糟心事的,靠近圣上并无企图。”

这话说的甚为君子,倒也符合明辞越的脾性。纪筝轻轻地咂了咂嘴,吃得就再不是滋味了。

不远处灶火像是烧着什么东西,蓦地叮铛一声落地了什么金属。纪筝离得更近些,滑过去捡了起来,是把短匕首,上面刻着字,韩……

纪筝还未看清,明辞越已经轻手接了过去,“是臣部下韩城的东西,臣带在身旁,想着得空寄给他。”他的语气微变,“夜深了,臣还是护送圣上早些就寝。”

纪筝情绪不高,没有细思这话对不对劲,他还停在方才的事情里,“韩城也是江南人士……”不知寄东西时,明辞越会不会想家。

有明辞越在便用不上轮椅,他坚持说自己学不会推,把人半抱起来,护送回延福殿,安置去了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