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3/4页)

这下子纪筝不仅被迫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彩虹屁,还得手动抄写,反复歌颂记忆自己的无数条优点。

“帝才”纪筝:……够、够了。

汇报完国事,再报家事,明辞越继续写道,虽未有高堂得拜是一大憾事,但自己已成家室,双方各自忙碌,各立功业,日程繁忙,聚少离多,但……

“夫人乳名唤筝,即拨弦而鸣之器,铮铮为鸣,百鸟来朝……”

明辞越写不去了,因为纪筝强行握紧笔,扭着他的手,逼他退回这行开头,划掉,改成歪歪扭扭的“侄子”。

明辞越在他头顶轻笑,蒙着眼也能知道这小孩改成了什么。

他又扭回笔,把“侄子”涂黑,改成“内子”。

纪筝用力控回笔,执着地涂掉,使劲地一笔一划“侄子”。

明辞越又手上较着劲,改成歪歪斜斜“爱人”。

“夫人”、“侄子”、“内子”、“侄子”、“爱人”、“侄……”

两人由写字发展成掰手腕。宣纸就那么薄薄一层,墨洇了干,干了洇,非得将好好一张工整祭文戳出了一个大洞,黑漆漆的大洞。

“别闹了,小公子。”

明辞越手不客气地往下一挪,刚好把那作乱的小手完完整整包裹起来,“是侄子,是我侄可好?”

纪筝:“……”

他即刻抽出手远离了书桌,整了整衣服,甚至还奇怪明辞越怎么对他越发没个正经。又缓半拍地回想起来,是他自个放着好好的皇位不坐,非要下乡来出演乡村叔侄情。

明辞越幽幽道:“臣父在时,就总念着要看着臣娶妻成家立业,这只是薄薄一张纸,寄去黄泉的,无碍人间,还望圣……侄子成全。”

纪筝咂咂嘴,不谈他和明辞越的爱恨纠葛,平心而论,明长暮怎的也算烈士先驱人物,只有这么点盼望儿子成家的小小夙愿,他一个当皇帝的怎么能不给弥补,不给解决?

于是他慷慨解囊,大方提笔,把自己给栽了进去,填上了“家郎乳名唤筝……”

“最多只能填这个了,明老爱怎么理解怎么理解吧……”纪筝又轻飘飘笑了下,补充一句,“我怕你爹知道你‘夫人’男的,半夜从宫里祠堂飘出来,提刀砍我。”

“即便知道了我娶的正是圣上,依他那种忠于燕朝,温和儒雅的性子,不会的。”

纪筝松了一口气,还好。

“顶多就是提着银枪来追我。”

纪筝:“……”不、不太好。

祭文写完了肯定还得去坟上或故居祭拜,明老的尸骸牌位都还在京城,纪筝猜他得回明氏旧府。

“我还有事要忙。”他可没打算陪明辞越在乌州逛一整天。

“你自己能行吗?”纪筝起身,拿起外衫单手旋起披上,觑了眼摩挲着收纸的明辞越,“你们也是坐马车来的吧,实在不行问小医士牵一匹,我们这边有两匹。”

明辞越点了点头,纪筝就提袍大步跨出门去了,头也不回。

见小医士和原明二人并排在门口,纪筝想了想,不放心,还是顺带上去嘱咐一句:“原明,记得给你家主子备马,他等会儿要出门,别走旁边的锡民巷,那里容易积水,马不好过不来……怎么了?”

他看见原明转过头来,一脸哭丧,“圣哥儿,小公子,小少爷,我们的马给停那巷子最里面去了,根本出不来!”

纪筝静默了五秒,看向小医士,冷静吩咐:“把你那匹他们吧,今天我一人出门就行……你又怎么了?”

小医士也转过了头,一脸哭丧:“圣上,咱们那两匹也被他给牵进去了。”

纪筝:“……”

硬了拳头硬了。

他急忙出门一看,不仅旁边的巷子,连带着这院门口的路,都因为地势低,积水倒灌,泡烂了几块坑坑洼洼的青石板,泥沼翻上来,成了个彻彻底底的大泥塘。

几匹骏马挤挤挨挨地并排站在巷子里,这么立了一夜,腿早就陷在泥浆里给固定死了,除非这积水缓缓下去,否则根本别想出来。

纪筝:……

纪筝:“我知道了,你是故意的,说吧是不是你主子让你这么做的。”

原明苦脸:“真不是啊,我就是看您那两匹停在后院,也没个马厩,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就给帮忙停进来了。”

纪筝点头正经道:“一个车位停进去四辆,真是辛苦你了。”

原明茫然,跟着憨憨点头。

明辞越跟着从屋里不紧不慢地晃了出来,抱臂倚在门框上,也不着急。

纪筝租住的地方是乌州的最偏之处,紧挨着乡野农村,若想再借马,得去乌州衙门附近,一去一回又得小半天。马是没指望了,原明和小医士一早上也没闲着,他们从旁边那房东家的田里借来了一头耕地的老牛。

老牛迈着缓慢的步伐,踏着泥水,踢踢淌淌地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