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大规模降临(第2/4页)

“天哪,看得我简直要站不住了,我的脚就像站在云上,我的头好晕……”一名贵族女性扶着脑袋说,“这是我们这样的凡人能够看到的东西吗?”

“是的,是的!”她的伴侣挽她的手臂,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要看到的!我们这次的旅程完全正确,再没有比这更正确的决定了!”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如果我们不离开那方寸之地,就永远见不到这样的奇景!”

“眼见为实!有谁能不被这样的奇迹所征服?”

一通混乱的赞叹之后,这批数以十计,来自极北之地的王公贵族终于将脸转向了他们这次形成的陪伴者,走向这些先前也如他们一般沉浸于眼前美景的联盟人,用近期才学会的礼仪,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双手。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不必再过多考虑了,我们确实自愿并入联盟,请让我们加入联盟!”

接待人员脸上礼貌的笑容一瞬间差点维系不住了。

这批王公贵族既不是某场战事的俘虏,也不是只为了增长见识的目的来中西区旅行的。虽然近年来确实有不少的游客来联盟的领土游历,但这一批贵族能够得到中西区有规格的正式接待,是因为他们来自第一批以平等而郑重的礼仪同联盟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而这在联盟的对外交往历史中是非常少见的。这种情况说起来可能有些让人不可思议,联盟自创立以来竟然没有同任何一个国家建立过“正常关系”,不仅过去没有,随着它的性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恐怕以后也很难确立起所谓的正常关系。

至于这些极北国家的代表人士,他们在同中西区的相关负责人接触的当天,就向他们询问和平并入工业联盟的方法。

他们的直白让外事部门的负责人很是震惊,但这似乎并不是对方的一时头脑发热,他们也愿意在最终决定之前亲身实地来联盟发展最快的中西区考察,看看这个地区的真实情况是否像传言那样正在化为人间乐土。这批访客自北向南而来,看过了北方土地改革的状况,也看到了日趋完善的地区水利和道路工程,塔戈尔水坝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为了向他们展示最真实的面貌,本地的接待人员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这批客人的真实目的,直到来自极北的贵族结束此行回到新玛希城,启程返回极北诸国,相关报道不日就会发表,还是有不少人对此感到难以置信。

“我还以为贵族都差不多,把什么祖上的荣光啦,历史的传承啦和自古以来的封地什么的看得大过天……”

“一样的粮食能养出一百种人呢来呢,既然有那样的贵族,自然也有像这样的贵族。”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的眼光其实不错。”

“他们的选择是有远见的。”

“而且他们极北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毕竟像日丹公国那样资源禀赋优越的地方是极少数,巨龙山系的余脉卡索山作为北方诸国同极北诸国的分界,在北方诸国并入中西区之前,“北方”在许多人的心中是与贫瘠和苦寒直接相连的,虽然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但越往北越冷,越不适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无可讳言的事实。除了露西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都位于或接近中洲中部之外,其余北方诸国的领土加起来粗略估算有两个第五行政区的规模,人口却不及同样环境恶劣的第五区的三分之二,地广人稀不等于每人能分到的生存资源更多,却意味着联盟倘若对他们有任何意图,他们都抵挡不住。

虽然日丹的例子就在眼前,说明只要不同联盟故意敌对,他们未必不能按过去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但现在就连日丹都不太适合拿来举例了。极北诸国的贵族不乏去越来越宜居的日丹公国越冬的,作为旁观者,他们恐怕比日丹人还要清楚这个国家已经改变到了什么程度,千疮百孔——就贵族统治和商人营造的行会制度来说,是的。但哪怕是对日丹的未来最绝望的人,也不能否认他们的生活确实比较联盟人出现之前的时代好了许多。

甚至也比极北诸国的贵族好了许多。

诚然极北地区的人们以自身的强壮体格和坚忍毅力为傲,但不高的平均寿命,同样低下的生育率,以及愈发让人窘迫的生存环境都是代代极北统治者必须面对却从未真正解决过的难题,当他们听说连联盟的农民都比极北的国王生活优越时,终于有人忍不住加入两地来往的车队,亲自前往联盟验证了。

这名贵族的实证精神当然是值得赞赏的,他的旅行也很顺利,但他带回的见闻却让人感到心情复杂。

传闻极少有不夸大的,但这一次是真的。

除了没有可以世代传承的地位,连土地在名义上也不是属于自己的之外,联盟的农民确实生活得很好,甚至比宗教所说的死后天堂还要好。也许是因为没有一个活人见过死后乐园,教典对彼方乐园的描述总是不大明晰,只说人们在那个世界再无忧怖,可永享极乐。可若说极乐就是物质的不匮乏的话,那联盟人的生活差不多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他们有吃不完的粮食,喝不完的美酒,生下来的孩子不必担忧养育,老去无力也不必害怕被抛弃,“联盟”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就像一个胸怀无限的母亲,将所有的成员拥入她温暖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