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5页)

因为此故,吴侯必然不会放过韩刘丁三人,他们恶行所造的怨鬼,前些时候才刚刚入驻吴侯庙中。也因为此故,吴侯神像满落苦尘,时时饮酒以平苦楚。

那些死于瘟疫火患中的怨鬼,正是要找他报偿。他们的怨戾冲他而来,所能为他提供的力量也最多。

他害死了他们,却不使他们解脱重新投胎,又要用到他们的力量,怎么能不让人家撒撒气呢?

在灾劫之中庇护一地,使众生免于苦难,是善因善业,可得善果。但善恶因果不可相抵,那不是世间因果运转的法则。

杀了东街一人的罪过,不能被救了西街一户的善行抵过。杀人的罪必会结出恶果,救人的善也将结出另一个善果,一个因自熟一个果,互不抵消。

吴侯强留怨鬼,汲取怨煞之力,这些因也必将结成果,它们化作了他时时不停要以烈酒缓解的苦痛,化作了他满身吹不散抹不去的阴晦尘埃。只要他继续如此行事下去,这些尘埃就会一直堆积下去,直到有一天,将他此身彻底湮灭。

但在方才,一曲琴音过后,大殿地下躁动不安的怨鬼变得平静,他的苦痛也暂时平复。身上积累许久的阴晦尘埃松动下来,便趁机将之吹落,如久被裹于密茧之中,一时脱困,身上只觉得难得的轻松。

“你……”

吴侯正欲说些什么,漓池却含笑打断了他:“恶客已来,吴侯不去招待吗?”

吴侯沉下一口气,颔首道:“客人稍待。”便离开了后殿。

……

漓池所说的恶客,正从半山腰往山顶的吴侯庙中来。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一个背着箩筐的青年道士,箩筐内还坐了个年纪看起来不超过十岁的小道童,他们脚步轻捷,步伐不见什么特殊之处,但几个跨越就超过了旁边其他来参拜吴侯庙的人,这上山路走得似是比平地还要容易。

几个被他们超过的信众不由停下脚步。

“爷爷,这是兴丰观的道士吗?”一个提着口袋的年轻人问道。他手里的口袋散发出糖炒栗子的香气,这人正是之前招呼客人的小二,只不过此时换了装束。

卖炒栗子的于老汉眯着眼瞧了半晌:“瞧着像。”

“听说有几个山积书院的学生得罪了吴侯,前来大祭谢罪,但却怎么都没点着香头。他们这是请来兴丰观的道士来说合的吗?我们上去看看?”小二脸上带出几分兴奋好奇之色。

“看什么看!”于老汉一个脑瓜崩敲在小二头上,“走走走!下山去!”

小二委屈地揉了揉脑袋:“爷爷,我们不去拜吴侯了吗?”

“改天再说。”于老汉转身就要往山下走。

小二忙跟着搀上,下山路难走,于老汉虽然身体健朗,但还是小心些好。他一边扶着于老汉,一边问道:“那这些祭品怎么办?”

于老汉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瞪眼警告道:“自己留着吃!你可别想着去看热闹,我告诉你,不是什么热闹都能瞧的!”

小二应了,又忍不住问道:“爷爷,为什么不能啊?”眼见着于老汉的手又抬起来要给他脑瓜崩,忙补充道,“我不去,我就好奇问问!”

于老汉哼了一声,也不说话,一直等到下山了,才慢慢说道:“兴丰观……和吴侯的关系可不好啊……那几个学生要是想请兴丰观的道士说合,可就是请错人了。要么他们就是根本没想说合,是想逼着吴侯低头……”

“怎么可能?!”小二瞪大了眼睛,“吴侯那么厉害,怎么可能低头?”

“吴侯的性格,当然不可能低头。”于老汉道。

“兴丰观和吴侯有什么仇啊?”小二好奇问道。

“这就要从吴侯庙建立的时候说起了。”于老汉找了块平整的大石坐下歇息,才继续道,“在吴侯庙建立之前,你知道咱们这地儿是拜谁吗?”

小二愣了一下:“吴侯庙之前?我们还拜别的神仙?”

于老汉哼了一声:“脑子整天都不知道转!吴侯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吗?在吴侯之前,咱们这儿就是城镇了,可不得有庇护吗?”

小二反应过来,问道:“是兴丰观吗?”

于老汉点了点头,道:“不止兴丰观,还有些别的神仙,但兴丰观是最主要的。”

“那吴侯是……”小二惊问道,声音越来越小。

“吴侯是把怎么这块地方抢下来的嘛。”于老汉道,“没事儿,吴侯不介意我们说这个,不过兴丰观的道士们未必乐意听,所以咱们离远了再说……”

兴丰观所在之处,正是吴侯所庇护的辖域范围之外。这并非巧合,若论起起源,兴丰观存在的时间比吴侯庙要早得多。

从普通人们的角度来看,当年之事,就只是因为人们畏惧瘟疫与火患,故而开始祭祀吴侯。但也有些人,能够从当初的事情之下,窥见一点凶残的真相,然后口耳相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