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6页)

应不负在年轻的时候很喜欢音乐,常召乐师们排新曲,但后来她就没工夫听曲子了。这些乐师养在宫中,也只有在王上逢节宴请大臣时才会用得上。阿鹿想起这批乐师来,于是就亲自跑了一趟,从中找出技艺最好的一位老琴师,交待清楚后带来找隋王一试。

只是还没等进入殿中,阿鹿就被拦住了。

拦住她的是位老大人,玄衣正冠,白须鹤发。这位是隋国相,已经九十多了,应不负稳定隋国与登隋王位时,都获得了这位老大人的相助。他要来见隋王,被殿前侍卫拦住了,但阿鹿不能不接待他。

“澹台大人。”阿鹿对他行礼道。

老大人复姓澹台,单名柳字。澹台柳认得阿鹿,这是王上亲近的宫人,自小在王上身边长大,有一身好功夫,一直护卫在王上身边。他见了阿鹿先眉头一皱,问道:“王上呢?”

“王上在殿中。”

“值此劫中,你怎可擅离王上身侧?”澹台柳斥道。

殿内传来声音:“老大人请进来说话吧。”

两人回头,应不负正被一个宫人扶着站在门口,受风一吹,脸色有点泛白。

阿鹿赶忙把她扶回去,澹台柳也跟着进了殿内,满室辛热的香气,虽然味道浓了些,但在这越来越冷的初冬,这样暖热的香也算适宜。澹台柳被香气熏得有点皱眉,他往那边看了一眼,熏香炉就搁在榻旁的小几上。应不负除了被风吹得脸色有点白外,看上去一切都还正常。

澹台柳先看了看她的情况,再看向阿鹿和跟着的老琴师,又是眉头一皱。

还没有待他开口,应不负先道:“老大人莫怪,不是她的错,是孤叫她去的。”

阿鹿老老实实地道歉:“是我的错,我可以让别人去的,不该自己擅离。”

挑个琴师这样的小事她用不着亲自去,叫个宫人去就可以了,她最重要的职责是守好王上。她是一时心急了。

澹台柳不对着她了,一脸严肃地看着应不负:看,阿鹿都知道的道理,你怎么不懂事?

应不负对这位年长的老大人无法应对,人家都九十多了,她只好跟着认错:“是孤的错。”

澹台柳道:“王上当珍重自身。”

应不负点头:“孤会的,孤很好。”

澹台柳又道:“既如此,王上为何多日不上朝会?”

应不负叹气。老大人宝刀未老,依仗身份和年纪,亲入王宫要从她这里得到答案。

“孤操劳许久,欲休养几日。”她说道。

澹台柳淡淡看了一眼存在感微薄的琴师,阿鹿也看了琴师一眼,偏了偏头。琴师悄悄退向了侧殿里。

澹台柳道:“那位常出入宫中的别真人,是王上这几日休养时解闷的陪伴吗?”

阿鹿瞪大了眼睛,应不负点头道:“对。”

阿鹿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澹台柳不说话了,他看着应不负,半晌后叹道:“王上登位以来苦心竭力,想要放松一下也是正常的。”

他退了一步。王上宁可承认在宫中养内宠都不肯告诉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就知道他今日大概是问不出结果了。不过凭借王上如今的地位,她就是养上几十个内宠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失策了,他应该换个方法问的,王上能走到今日,又岂会在乎区区一个养内宠的名声?

但既然已经没法再从这个方向问下去了,那澹台柳就换了个路子,他走起感情线来:“陛下还记得当初答应臣什么了吗?”

阿鹿没忍住倒吸了一口气。应不负瞪着眼睛拍了她一下,对澹台柳放软声音:“孤当然记得,孤承诺过老大人,不负隋国。”

澹台柳继续道:“王上若觉得澹台可用,澹台氏千百子弟,敢以血躯为王上排开前路。”他不再想问到底发生什么了,他开始直接表忠心。

应不负没办法了,老大人殷殷地看着她,她也有点受不住。澹台柳说澹台氏愿为她效死,她是信的,但不是因为忠心于她,而是因为他们目的相当。他们都希望隋国能好起来。

澹台氏并非忠于她,而是忠于隋。因此,她才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她出了问题。隋国现在看着兴盛,但其实摇摇欲坠。应氏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应氏为隋王室,就有一个名在。隋地暂时乱不了,但她若死了,应氏不复,隋地无主,这世上有野心的人可不少,必然群雄并起,隋地再难安稳,直到迎来下一个君王。

此外,应氏有累世积下的王气,这是凡人当中难得会对修士产生影响的力量。若无王气,就梁国那个乱象,胥氏哪里还能把王位传承数百年?应不负若死,应氏王气便散了,修士们若来插手,又值此大劫,隋地不知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

当初澹台柳愿意第一个冒头助她,除了她自身显露出来的能力外,也有这一层原因。但澹台柳并不傻,他来这一趟虽然没能从她口中得到消息,但恐怕已经有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