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二合一·海胆盛宴后(第2/4页)

但实际上,旅鼠是会游泳的,它们娇小的身躯内堆积着不少御寒用的脂肪。

这些脂肪帮助它们浮向海面。

而它们绝大多数都死在了迁徙的途中,或许是因为饥饿,或许是因为凶猛的海洋生物,又或许是被人类所捕捉。

据说,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旅鼠集体自杀的纪录片,实则是摄影组利用食物,带领着迁徙的旅鼠来到了悬崖边上。

单纯的旅鼠以为跟着人类就有食物可以吃,但直到来到悬崖,它们才意识到似乎哪里不对。

绝大多数旅鼠不愿意从悬崖上跳入海中,猛烈的冲击力足以让它们身受重伤。

如果时间允许,它们当然更愿意选择找一条下山的路,从平地踏入海水之中。

摄影组在等待两天后,不耐烦地将它们赶下了悬崖,将这一幕拍摄成了感动千万人的纪录片。

成千上万的旅鼠从悬崖上跳下去,小小的旅鼠和恶劣的环境、高耸入云的悬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张力十足,文案感人肺腑。

旅鼠为了族群的延续而跳海自杀,也成了一个以弱小的生命为代价的谎言。

仅仅为了一己私欲,摄影组就能干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

所以,哪怕于归洋曾经是人类,他也绝不吝啬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同类。

尽管到近海捕猎毛鳞鱼的计划可能会无限期地延后,但他一点都不觉得可惜。

一来,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在他还未清楚地了解人类是否知晓人鱼的存在,以及对人鱼的态度之前,他都会尽可能不让人鱼被人类发现。

别的人鱼他管不到也没有心思去管。

至少,他和池渊,要一直在海洋中苟下去。

二来,即便他们不去近海面,也一样有美味佳肴可以享用。

大自然的馈赠无处不在,有些东西不用去捕猎也可以轻易得到。

譬如这些海胆。

他捡起一颗海胆细细打量。

刚才他就发现了,这一片海域盛产海胆,品种繁多。

像他手中的这颗海胆,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海胆,名叫短刺海胆,俗称蓝礼服海胆。

蓝礼服海胆呈球状,中间是深蓝色,外面半包裹着长长的毛刺,看上去就像一颗长满刺的皮球。

但如果从上方往下看的话,会发现蓝色的区域从中心向四周延展,就像蓝色的礼服,被晶莹的宝石点缀着裙边。

蓝礼服海胆也因此得名。

沿着蓝礼服海胆的外壳掰开,里面的肉便无所遁形。

不过它在海胆家族中属于比较小的类型,一头蓝礼服海胆的直径只有六厘米不到,里面的肉更是少得可怜。

吃这种短刺海胆不为果腹,为的就是海胆肉那一点点绝妙的滋味。

如果是为了填饱肚子,那海胆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于归洋挑出短刺海胆内里的肉,说实话,这点肉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蓝礼服海胆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绚丽的短刺,常常被海胆爱好者收藏饲养,作为观赏海胆。

不过再好看的海胆,对于归洋来说,不好吃就等于没用。

好在短刺海胆没让他失望。

正是贯彻了那句浓缩就是精华,短刺海胆的肉鲜到不可思议,甜味也很浓。

软嫩的肉质有点像在吃欢喜螺,但它却比螺好吃得多。

一咬下去,鲜香和甜味瞬间迸发,汁水溢满整个口腔。

但该说不说,这么点肉,他一口就吃没了。

扫兴。

于归洋又找了一头短刺海胆,掰了喂给池渊吃。

彼时,池渊还在盯着一头马粪海胆眉头紧锁,似乎想吃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海胆身上长满了刺,就跟个刺猬一样,基本上大型海洋生物都不爱吃它们。

但有一种海洋生物却是海胆的天敌,那就是海獭。

海獭是最小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于归洋一直特别喜欢这种毛茸茸的家伙,可惜它们普遍分布在海岸栖地,离陆地太近了。

否则,他还真想逮一只回来。

尝尝是什么味道。

开个玩笑。

海獭那么可爱,他怎么忍心吃它呢?

他就尝尝,吃一半,放生一半,嘿嘿。

海獭之所以是海胆的天敌,是因为它们有着独特的开海胆技巧。

每当它们想吃海胆了,就游到岸边或者水下寻找两颗石头,一颗大的放在胸前,然后把海胆放在石头上,用小的去砸海胆。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的,这就是海獭版的胸口碎大石。

这不过它们的目的不是碎石头,而是砸碎这壳又硬,刺又多的海胆。

这些聪明的海胆杀手们,会把用过的石头藏在皮囊之中,留着下次再用。

不用担心石头太沉,会把它们拖入海底。

这些聪明的小家伙们游泳技术同样过硬,至少不会像于归洋一样,动不动就在海里转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