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2/7页)

[嗯,你自己注意安全。]

文斯:……这老父亲的语气的是闹哪样?

然而还没完,又来一句:[玩的开心。]

老父亲的语气1。

**

短暂休整后,文斯将闻家老父子组合抛诸脑后,背起背包,正式开始他的巴黎之旅。

阴冷天气丝毫妨碍不了人们的雀跃心情,作为浪漫艺术的摇篮,巴黎街头随处可见想象与现实交错的戏中场景。

文斯住的酒店虽然位置偏,离法国电影资料馆却不远,这种天气很适合进去走一走,步调缓慢地回味一下那些记忆里斑驳的胶片历史。

看着玻璃底下的相机、海报、出版物,原来十多年前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早已成为过去式了。

放映间每天都有电影在免费放映,除此外还有个特别的VR体验厅,可以在里面感受经典电影的取景地。

那些地方多半物是人非,在现实中无迹可寻。

像是男女主角定情的那间咖啡室,又或者孩子们幼年追逐打闹的旧路轨,多少年后它们变成了装饰华丽的意式餐厅,又或者人来人往的街心公园。

体验完正赶上下一场电影开演,文斯就继续看了一部巴黎本土拍的小众电影,据说是几名发烧友扛着摄影机,用传统技术自导自演的,只在有限几家影院放映。

开演前听着周围观众耳语,似乎很多都是来巴黎旅游的外国人。

场里座无虚席,不是那种高大上的放映厅,所以满员后略显逼仄,但到音响起声时,氛围感意外地很好。

文斯都不记得有多久,没对着大荧幕看过这种小制作文艺片了。

一个半小时时长,用一种质朴简洁的镜头风格,讲述了一位来自法国乡下的青年,在首都巴黎追寻艺术梦想的过程,结局没有逆袭,只有现实的折翼回归。

题材老套,早在文斯那个时代都已经翻不出新花样了,但或许是真是十年一轮回的流行,当片中主人公数着手机屏幕上那可怜的三位数,问老板自己的手机能卖多少钱时,不少观者都发出一声感叹,而当主人公躲在比尔阿克姆桥下,甚至想买张火车票回家都无能为力时,内心敏感的女孩子们几乎低低啜泣。

直到谢幕,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文斯才在客服人员的提醒下回过神,他刚刚沉浸在片尾曲里,不知不觉想到太远。

走出放映厅,外面天色已经变暗,雨还没停止下。

文斯心情就如同此刻的天气,潮乎乎阴沉沉,沥沥拉拉不怎么痛快,这电影拍得很写实,配乐更是有法国电影一贯的特色,不明显煽情,却十足有后劲。

接下来的行程,文斯安排是去看植物园灯光节的表演,当夜幕降临,那些白天看来平平无奇的普通植物,在各形各色的彩灯亮起时华丽变身,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太空星图,刚刚那些惆怅情绪渐渐被一扫而光。

时政新闻里说,法国航天局今年成果颇丰,上个月的光学星座协议是一大亮点,今年的植物园灯光节主题也正好应景。

灯光节外面一排卖礼品的小店,文斯出来时顺着逛过,发现一款玻璃项坠。

乍看是蓝色水滴形状,细瞧里面的缩微地壳版图会随着项链摆动反向旋转,光线透过时隐隐折射蓝莹莹的光,像地球四周的海洋。

小玩意儿也不贵,没多谈文斯就买了下来,配条细黑皮链挂脖子上,短短一根,项坠刚到锁骨中间,恰好在针织衫领子上缘。

“漂亮的,很衬你啊!”店家连连说。

文斯没觉得如何,就单纯看着很喜欢。

雨中欣赏过一场风格独特的灯光秀,虽然不算太困,但为了后面能更精神饱满地游玩,还是决定回去倒时差睡觉。

**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卢浮宫,文斯早早查好攻略,在排长队的金字塔广场观望一眼,认过大门,就转去狮门入口跟随较少人流进了馆。

文斯也是俗人一个,进去先看“镇馆三宝”,在旅行团等大波人马赶到之前,可以尽情驻足欣赏。

不过警戒线拉得太远,品味也没到那个层次,外行瞧热闹,蒙娜丽莎那据说被达芬奇修改了四十二次的嘴角,文斯到底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除了三宝,其他展厅人都不多,就是走马观花,逛到哪儿看到哪儿,像是埃及的木乃伊、古希腊古罗马的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简单享受这个与艺术为伴的过程。

卢浮宫里有咖啡馆,甜点味道还不错,文斯中途坐下来歇脚半小时,下午又接着逛。

这天的步数真叫相当可观,到最后终于感到腿脚酸胀,文斯才沿着通道往外走,还意犹未尽。

上辈子唯一一次参观博物馆是高中学校组织的,当时只觉得看热闹不如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直到今天来过卢浮宫,才领略什么是博物之美、万宝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