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3页)

以防自己尚在人间一事经由周楚传入丛霰与周太后耳中,他戴上了面具。

与周楚三皇子过了三十五招后,他发现其眼神微变,便明白其已看破他的身份了。

事已至此,他必须将其当场斩杀。

俩人整整过了百余招,都未能分出胜负。

丛霁格开周楚三皇子一剑,进而欺身上前,讥讽地道:“你上一回命人放暗箭,伤了朕,这一回暗箭何在?”

见周楚三皇子不答,他满目不屑地道:“朕知晓你怕了朕,朕暂且放过你。”

话音未及落地,他放弃与其缠斗,转而剑指周楚兵卒。

周楚三皇子自是咽不下这口气,奔至丛霁跟前,故作从容地道:“兵不厌诈,实属应当。”

丛霁视这周楚三皇子为无物,兀自挑落了一周楚兵卒的脑袋。

腔子处鲜血飞溅,他侧身一闪,使得鲜血全数扑跌于周楚三皇子身上。

周楚三皇子恼羞成怒,逼至丛霁眼前,丛霁向后一跃,继而提剑直刺其心口。

周楚三皇子以剑抵挡,剑身被丛霁的剑气震得簌簌发抖。

这一战以周楚三皇子为统帅,只消将其除去,便能告捷,但敌我人数悬殊,将近十比一。

昨日,丛霁命段锐之往西北去,截获周楚的粮草补给,又命屈将军往东北去,伏击周楚兵马大元帅陈勍。

然而,段锐之与屈将军一离开,因养伤三日,未及与大部队汇合的丛霁便被周楚三皇子所率领的周楚主力包围了。

面对如此劲旅,丛霁深觉吃力,但他并未表现出来。

他身侧的南晋将士无一是懦夫,不过双拳难敌四手,不可避免地纷纷丧了命。

一旦上了战场,便须得做好马革裹尸还的觉悟,他亦然,可这些鲜活生命的逝去,仍教他心生怅然。

其中不少人,他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

他足尖一点,以周楚三皇子的佩剑为凭借,飞身而起,到了其身后,进而趁其不备,直取其后心。

剑尖稍稍没入些许,周楚三皇子急急后退,信手提了一南晋将士充作肉盾。

丛霁当即收剑,但仍是不及,幸而剑身已偏,仅是贯穿了这年轻将士的左肩。

下一瞬,周楚十人齐齐刺向了他,猝不及防间,这年轻将士已是千疮百孔,他自己亦受了伤。

受伤、丧命皆是兵家常事。

他屏气凝神,以“十步”一扫,剑气如虹,将十人中的九人拦腰砍断。

尸体轰然倒地,肠子与内脏流淌而出,恶臭冲天。

周楚三皇子的功夫到底要胜过旁人许多,险险地躲过了被腰斩的命运。

后心发凉,血液滚烫,他终究惜命,权衡再三,且战且退。

丛霁不知其退路上可有陷阱,不假思索地追了上去。

一里地后,他终是如愿将其斩于剑下。

周楚三皇子一逃,周楚主力四散,只其副将所率领的一支精锐负隅顽抗。

丛霁并未遭遇陷阱,回到大军中,放眼望去,南晋的将士们已伤亡过半。

他阖了阖眼,仍是残忍地命令余下的将士们乘胜追击。

不然,错过了这一机会,待周楚残兵重整旗鼓便不容易对付了。

他自己亦身先士卒。

他已受了不少伤,不算重,侥幸未伤及脏腑,只盔甲染血,盔甲里头的衣衫被浸湿了而已。

一个时辰后,这一战总算结束了。

丛霁立于硝烟弥漫的沙场,满目凄凉。

待回到营帐,他正要书信于温祈,竟发现这营帐中并无墨条。

他又命人去寻墨条,却遍寻不到墨条。

他已整整十二日不曾书信于温祈,生怕温祈担心,难得得了空闲,定要书信于温祈。

他心生一计,令正在为他包扎的大夫停下手来,抬指沾了自己的血液充作墨汁。

温祈……梓童……

他从不在杀人之时思念温祈,以免血腥玷污了温祈,此番乃是迫不得已。

写罢,他满心歉然,希望这书信莫要吓着温祈。

他着人将书信送了出去,方才令大夫继续包扎。

九月十四,他躺于营帐里养伤,脑中俱是温祈。

温祈的身孕已近七月,不知温祈可还好?

双胎渐大,会压迫脏器,且胎动会愈加频繁,温祈定然不如何舒服。

九月十五,子时,嗜血之欲陡然袭上心头,怪的是,这嗜血之欲远无昨年九月十五厉害。

温祈并不在他左右,他手头亦无温祈的贴身之物,且他并未延请名医为他看诊,亦未服用什么灵丹妙药。

这究竟是何缘故?

他费了些力气,便压下了杀人的冲动。

天明时分,他更是睡了过去。

时至正午,他召段锐之与他商议接下来的战略。

段锐之成功地从周楚处截获了粮草,正忙于清点。

闻得今上召见,他随今上的近卫去了今上的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