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秦海带着一老一小两个陌生……(第2/3页)

杨妈将香喷喷的胡辣汤,并两小碟油条葱油饼摆上餐桌,一边解释道,“昨儿我们收拾得太晚,姑爷回屋前便叮嘱我不用早早起来做饭,他在去翰林院的路上随意买些吃食也能应付。”

因为没早起给姑爷做饭,而她们又知道姑娘最喜欢吃外边的食物,今天干脆都去外边买了。

百叶也轻声补充道,“秦海哥说咱们这附近住着许多朝廷官老爷,所以每日上衙的时辰,沿街卖早点的摊子可热闹了,什么吃食都有,姑娘不用担心姑爷饿着肚子。”

“我没担心,寒哥既然说了回去外边买,哪还会饿着肚子。”颜芝仪对陆时寒那样有信心,哪里会担心这种小事。

她梳完头就迫不及待去了餐桌前,端起胡辣汤喝了一口,真心实意的夸道,“真香。我早就说不用天天那么早起来做饭,在外头买早点还更方便,每天都可以换不同口味。”

“姑娘这是说的什么话,您不爱吃自家做的早饭,姑爷还要吃呢,只是早起一个时辰,又不是多累的活计。”杨妈满脸不赞同的样子,说到这里忍不住又老生常谈了一下,“姑娘也不好太随心所欲了,姑爷虽然事事依着您,想必也是希望姑娘能送送他出门的。”

颜芝仪顿时不说话了,还记得颜太太叮嘱过的,平日要多敬着杨妈,哪怕有分歧也可以事后想法子解决,只要杨妈是为她考虑而不是为她自己,她就该领这份情。

在家里的时候颜芝仪对父母总有些阳奉阴违,如今出门在外,反而很多事都会下意识按照他们叮嘱去做。

就像这回,她知道杨妈说这些不为私心,搞不好坚持每天天不亮比陆时寒起得还早准备早饭,也是出于担心她这个做妻子的做得不够贤惠体贴,她们帮着多做一些正弥补一下的心理。毕竟在当下的观念,杨妈和百叶跟她是一体的,她们做的事情也相当于是她在做。

这种情况下,颜芝仪哪怕不赞同杨妈的观点,也不会当场跟人家争执起来,于是她先退了一步,决定专心享受美食先。

当然杨妈虽然常忍不住对她苦口婆心,但也只是念叨几句,不像颜太太这个亲妈,要是颜芝仪油盐不进她是会直接上手揪耳朵的。

杨妈见姑娘沉默不语,一副专心致志用早饭的样子,也知道这是又不爱听了,她也自觉歇了劝姑娘早起的心思,甚至还主动提起了姑娘感兴趣的话题,“对了,昨儿没吃上那甚么排骨粥,今天买菜要不要顺便买两根猪排骨回来,留着晚上熬粥?”

颜芝仪对于吃和玩是很有些百折不饶的,听到这话毫不犹豫点头,“不是说那戏要连演三晚吗?咱们今天早点喝完粥去瓦肆占位置。”

她就不信看不到这出戏!

“那姑娘待会亲自去买菜吗?”

颜芝仪自从到了京城,几乎是每天都要上几次街,已经从最初乡巴佬进城——眼花缭乱的状态,渐渐变得习惯这个繁华都市,已经不再那么盼着时刻出门放风了。

想到晚上还要去最热闹的街巷看戏,她反而还有几分倦怠的摆摆手道:“今儿起晚了,我就不跟你们去买菜了,吃完饭还要给花瓶换水呢。”

百叶已经把她洗漱用东西收拾完过来了,刚好听到这番话,忍不住揶揄道:“姑娘也有不想上街的时候呢。”

“那是,我现在见过世面了。”颜芝仪理直气壮把她的话当成赞美。

百叶上来就给她倒了杯水,“外头买的饭菜油盐味重,姑娘喝点清茶解解腻。”

颜芝仪接过来喝了一杯,问道:“那等会你跟杨妈一块去买菜吗?”

“秦海哥还没回来呢,我们走了,家里就剩您跟小六儿小五儿,那怎么行?”

杨妈见百叶过来照顾姑娘,她就去院子中晾衣服了,但也留意着堂屋的对话,听到百叶说起秦海,她也忍不住看向大门的方向,疑惑的道:“秦海都去一两个时辰了,怎么还没回来?”

“一直没回来吗?”颜芝仪也惊讶了一下,但她不像杨妈和百叶,家里一没有男人就惴惴不安道模样,艺高人胆大的颜芝仪无所谓道,“估计是寒哥那边有什么事,把他留下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杨妈也别等了,晒完衣裳就和百叶去买菜吧,你不是常说去晚了肉菜都不新鲜吗?”

就跟现代超市全天候营业,依然有大爷大妈不辞辛苦赶早高峰去抢菜一样,古代的京城市井繁荣热闹,杨妈依然天天要念叨去的不够早没买上最新鲜的菜,颜芝仪听得多自己都会背了。

依依向物华定定住天涯

杨妈确实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这个时间去买菜已经有些迟了,再等秦海回来,不知道还能不能买上菜,这时小六儿主动请缨,“不如我跟杨妈去买菜,百叶姐在家里陪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