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老皇帝对陆时寒也很不错了……(第3/3页)

因着这些经历,张老伯比寻常庄稼汉多了些见识,隐约发现很多京城官老爷过的日子其实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般随心所欲、纸醉金迷,大概是他们官不够大,头上太多大人物,就没办法收受贿赂,以至于堂堂父母官还要为柴米油盐发愁,能大老远跑来找他做活,大多也是因为他不但用料做工实在、价格还比城里的家具铺便宜了一半不止。

今日又有个自称是翰林院老爷的下人找上来,张老伯便以为这位也是想少花银子把事情办漂亮的主顾,即便在对方提醒下,出门前把随行的十七岁大孙子换成现在这个十岁出头的小孙子,他也没多想,跟着就进城了。

直到听见主家的对话他才知道,这个翰林老爷跟之前那位不一样,人家是有机会面圣伴驾的大人物,张家爷孙俩这一下不说腿软,但也确实维持不住刚才不卑不亢的态度,一时也多了几分殷勤和小心。

不过众人注意力并不在他们祖孙身上。

杨妈要是不问,秦海也要想办法引出这个话题,好给少爷表表功,顺便委婉提点敲打一下爷孙二人,而杨妈主动递了话茬,正好给他省了功夫,秦海忙接住话茬解释起来,“找城内的家具铺确实省事,可少爷却吩咐,找人做这个不能只图省事,更重要的是稳妥,秋千做好是要进院子安装的,咱们家有女眷的,自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门。”

这下连颜芝仪都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了,张家爷孙老的老小的小,进出院子对她们几个女子也造不成多大威胁,而且他们住的远,就算不是好人,基本也不可能再摸过来顶风作案什么的。

不过陆时寒考虑周到,秦海能从偌大的京城寻摸出完全符合他要求的手艺人也不容易,百叶她们都在为姑爷的体贴细心而感慨不已时,颜芝仪也向秦海竖起了大拇指,“能这么快找到张老伯家区,你也算是京城百事通了吧。”

秦海眉开眼笑的谦虚道,“我就是跟在少爷后面认识了些人,打听了一下,主要还是少爷都叮嘱明白了,我才能照着吩咐去寻摸。”

张老伯先前就想说什么,因为多了几分小心便不敢随意插话,这会儿见他们似乎聊完了正事,才一并保证道,“请贵人放心,小老儿量好尺寸,回家就带着一家老小赶工做出来,最迟后日给您送过来,到时候还是我跟这个小孙子上来安装。”

颜芝仪看到图纸上标注了要刷漆,便道:“晚两日也行,我怕油漆味儿太大。”

张老伯点头:“一切都听贵人的。”

约好好交货日期,颜芝仪便开始拿着图纸在院子里转圈寻找地址。

他们的院子规划了各种功能区,比如水井旁边是生活活动区,几个角落分别用来种花、蓄水和晾晒衣服被子,槐树下倒是安静浪漫了,但是被树荫挡住了,满足不了她夏天看星空、冬天晒太阳的需求,所以最后颜芝仪精挑细选,决定在小花圃旁边架秋千,秋千前面还可以摆个简单的户外休闲桌,以后一边荡秋千一边喝茶赏花也是很美的。

只是要同时满足这些需求,秋千就只能做精致小巧版的,想要夏天躺秋千里睡觉是万万不可以的,最多只能做个双人的让她和陆时寒并肩看星星看月亮。

张老伯认真记下了颜芝仪的要求,然后带着小孙子开始实地勘察,颜芝仪则抓紧时间去书房画她想要的休闲桌,秦海跟着过去伺候笔墨,一边笑道:“少爷说了画图纸只是作为参考,少夫人若有什么想法要求,可以直接对张老伯提,或是直接在图上改也行。”

颜芝仪三两笔画了张特别简单的小桌子,跟陆时寒画工精湛的秋千图摆在一起也不觉得自惭形秽,她心里美得很,“不用改,我画的桌子正好配寒哥画的秋千。”

秦海看得出少夫人确实很喜欢珍惜少爷的这份心血,自从把图纸拿到手里都舍不得放下,也很贴心的道:“那我待会跟张老伯说一声图用完了还回来,让他们平日注意些别弄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