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蛋黄肉粽。(第3/4页)

从那以后,杨妈早上起来做饭洗衣服和扫地,忙完这些太阳还没出来,她便挎着篮子带着小六儿去逛菜市场了,不但能抢到最新鲜的肉菜,偶尔看到有新鲜的吃食还能买回来给姑娘当早餐,因为等姑娘睡醒起来的时候,他们差不多已经买完菜回家了。

不过颜芝仪现在豪情万丈要主持端午节的一且工作,采购当然不能错过,她还在陆时寒面前放话了,要给他做史上最美味的粽子!

她得去街上亲自挑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出名的高邮咸鸭蛋,最近在某本书上看到介绍高邮咸鸭蛋,说它颜色红而油多——冒油的咸鸭蛋黄,光是想想她都要忍不住流口水了,这样的咸蛋黄包粽子肯定能让寒哥当场惊艳。

颜芝仪怕杨妈记不住,就决定亲自去买了。

除了最经典的蛋黄馅肉粽,颜芝仪还想做梅菜扣肉粽、芋头排骨粽,纯鲜肉粽当然也要安排上,作为一个标准的肉食动物,只要带肉的粽子都很得她欢心,甚至闽南的烧肉粽她都觉得鲜美非常,第一次就完全尝不到外地人都无法接受的海鲜腥味,她只觉得海鲜包入粽子里简直是天才般的创意。

所以颜芝仪心底还想顺便去海鲜干货店看看,买点海蛎干贝虾仁鱿鱼等干货回来,第一次吃到烧肉粽,就是海蛎和五花肉融合在一起的浓浓香味让她回味无穷的。

不过颜芝仪也知道,上辈子身边同为内陆人的同学朋友甚至长辈,都不太能接受海鲜肉粽,甚至觉得这是异端,放到不生活在海边、可能一辈子都吃不上海鲜的古代,她已经可以想象自己实现透露要拿海鲜包粽子的想法,杨妈他们会如何激烈的反对劝阻,为了节省这份口水,她决定先把东西买回家,杨妈和许多年长女性一样,习惯性念念叨叨,但只要是花了钱买的东西,跪着也要使用上——这是她跟两辈子的老母亲斗智斗勇总结而来的经验。

只要把材料买回家,她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颜芝仪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搞事情,出门前看到眼巴巴看着她的小六儿兄妹,也大手一挥表示带下,“杨妈不是说临近过节、街上已经一日比一日热闹了吗,小六儿和小五儿也一起去吧,小五儿在京城这么久,还没出去过几次呢,小孩子也不能整日关在家里。”

杨妈面露不赞同之意,姑娘带小六儿也就算了,这孩子最近吃得好穿得好,已经有半人高了,加上这阵子常常跟她或秦海在外面跑,历练得越来越机灵,带出去非但不添乱,还能帮他们拎东西,好歹也是个半大小子,城里那些地痞闲汉只要瞧见身边有男的,一般就不会太过招惹了。

可是带上走路都不太稳当的小五儿就纯粹是累赘了,这孩子非但帮不上忙,到了热闹的地方还得要人抱着才不至于被拍花子拍走,何苦来哉?

杨妈正要开口劝姑娘把小五儿留下,百叶已经喜出望外的问道:“姑娘既然要带上小五儿,那我也不用在家看门了吧?”

百叶既是同事,也算是杨妈看着长大的晚辈,见她这么想跟着姑娘去逛街,杨妈也顿了顿不好劝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姑娘眼睛一眨不眨的点头:“你当然要去,到了人多的地方可要牵牢小五儿。”

“好的,姑娘。”

就这样,除了正在辛苦上班的陆时寒,全家人整整齐齐跟着颜芝仪出门逛街了。

颜芝仪在热闹的集市上一路逛一路买,慢慢来到一家卖粽叶和艾草的摊位,这就触及到她的知识盲区了,从来没买过的颜芝仪很识趣把挑选位置让给杨妈:“杨妈有经验,你来挑吧。”

杨妈还记得陪姑娘出嫁前太太和老爷说的话,要她帮助教导姑娘,而不是事事都给姑娘做好了,平日里姑娘太聪明通透、尤其是口齿伶俐得很,她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此时见姑娘主动承认不足之处,杨妈几乎是眼前一亮,迫不及待抓住她的手,“姑娘也不能事事都指望我,您也该学着起来。”

说着就不由分说拉着颜芝仪蹲下,一边挑选一边絮絮叨叨讲解道,“挑粽叶也不难的,先看再摸,这几片边缘形状整齐的粽叶,就是较好的那种,边缘不整齐的怕是有不好的地方被人给修剪过了,姑娘您来摸摸,边缘整齐的粽叶是不是摸起来也更柔软?这种叶子才最适合包粽子……”

颜芝仪从来不知道挑粽叶还真的需要技巧,便也来了兴趣,顺着杨妈的话上手摸了摸,“确实有区别,有的粽叶软,有的比较硬。”

杨妈含笑点头:“这就对了,要挑柔软的叶子。”

她教学的同时也不耽搁手上挑选的动作,毕竟按照姑娘的说法,他们起码要包百八十粽子,毕竟那么多口味,一个口味包十个也够多了,为了不耽误摊主做生意,她可得快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