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变故(第6/7页)

可陛下如今居然让六尚局的女官们去恭听惠妃训诫!

训诫六尚局女官这是皇后方有的权力,陛下此举,竟是要完全拔除皇后多年的苦心经营!若真让惠妃从此将这些位置特殊的女官宦臣们攥在手中,只怕就算有朝一日皇后重新掌权,后宫也已然不是从前的后宫,想要重得人心便难了。

慕仪掌凤印三年,从未被人这般架空过。身为国母,身为女君,这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更耻辱的是,姬骞这般处置她,根本是在明白地告诉众人,他不信任她,他在怀疑她。

这样的对待,比褫夺她的权力还要让她备受鞭笞。

可她只能默然地立在那里。众人都看着她,夜风瑟瑟,她缓缓露出一个得体的笑容,躬身施礼,“臣妾遵命。”

万黛也福身道:“臣妾遵命,自会好好辅助惠妃。”

姬骞看向温恪与万离桢,“朕这般处置,两位可有异议?”

慕仪没听到他们的回答。但她知道,父亲不会反对的。若是姬骞将后宫交给万黛来负责,他必然是不会同意,但姬骞却将这些事情交给了惠妃。虽然惠妃不是他的女儿,但她对温氏的忠心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父亲的性子,在没有把握立刻救出她的情况下,自然会先选最稳妥的、对温氏损害最小的办法。至于如何帮她解围,只能过了今夜再作打算了。

万离桢当然也不会反对。万黛今夜虽然没有拔得头筹,但扳倒她这个皇后已然是收获不菲了。让惠妃主事便让惠妃主事吧,没了皇后她孤掌难鸣,到时候再去除她自然要容易许多。

姬骞这个决定可谓在温万二族间取了一个最好的平衡,若说事先没有准备她绝不相信!

她只觉得似乎回到了几个月前,顶着漫天箭雨站在茂山的万丈深渊之前,那时候心中的茫然与无助便如此刻这般。

可又是完全不同的。那一回,纵然她中间一度心神迷乱,事情却一直在她的掌控之中,如今才是真的是深陷泥沼、无法自救了……

难道这就是她的收梢?受了十几年的训诫,浸淫宫廷倾轧这么多年,却这样轻易地被她的对头扳倒,还是以如此不堪的罪名!

她怒极反笑,移开视线不想再看他们一眼。

旁边是乌泱泱的人群,侍卫围在四周,她的视线无意识地在人群中游走,落到一个身影上时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那人穿着侍卫的裳服,面庞也与那个人完全不同,但她依旧一眼就认了出来。

是他!

是他偷潜进来了!

几乎就在她认出他的同时,一道寒光凛然而现,在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便朝这个方向刺来——温慕仪在十二岁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女子意中人辜负,最后含恨身死。在她离世之后,她的灵魂不愿意往生,终年徘徊在那个负心人的家中,看着他娶妻生子、官运亨通。

她告诉自己,她在等一个机会。她想要在他最得意、最不想死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取走他的性命。她一次次地想象他跪在她面前恸哭祈求的样子,似乎只有想象着这一天,她才能撑着那虚弱的灵魂继续游荡在人世。

为了这个心愿,她一年又一年地等待着,一直等到了少年变成老叟,携妻儿辞官返乡,隐居山中。

一天晚上,一窝强盗找上了这户富裕的人家。她漂浮在半空中,看着强盗们放火杀人,看着他的妻子儿女一个个丧生在强盗的刀下。她跟自己说,快看吧,看仔细些吧!就是这个女人夺走了原本属于你的位置,就是这些孩子夺走了原本属于你孩子的位置。这些都是你的仇人,看清楚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吧!

她满脸带笑,仿佛多年执着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般痛快。

可是当强盗冰寒的刀刃朝他刺去的时候,她却几乎没有思考地、不受控制地扑了上去,以自身为他挡下了那柄刀刃。

强盗们都被这个突然现形的女人给吓得屁滚尿流,仓皇着逃走了,只剩那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在满屋尸首中紧紧地搂着她。

她的身体渐渐变得虚幻,一片一片像萤火虫一般飞到半空,可她只是定定地注视着这个曾经辜负了她的男人。熊熊火光中,似乎他还是当年那个风流倜傥的少年,在簌簌梨花下温柔地朝她微笑,她就此赔进一颗芳心,也折了自己的一生。

这么多年来,她以为她徘徊人世是因为恨,可是直到这一刻她才明白,她只是因为爱。

就算他负了她、骗了她,甚至最后还伙同妻室取了她的性命,她却依然不恨他,依然舍不得他。

她的意识逐渐跌入永恒的混沌,恍惚间听到他还在她耳边大声呼唤,“姑娘,姑娘你到底是谁?你为什么要救我?”

原来他已经不认得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