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5/7页)

这赵白鱼没撒谎吧,应该也没人敢拿这种事骗人,难道风向转了?

赵白鱼笑眯眯地目送朝官步伐匆匆的背影,猝不及防被敲了一记脑壳,听陈师道瞥着他说:“连皇子你也敢算计,胆子太大了。”

赵白鱼:“老师连圣意都揣度到位,学生班门弄斧罢了。”

陈师道失笑:“慎言。”走到宫门口,他才小声说:“是小郡王找上府,把开放夜市的事情说开,我看了提案,果然是大才,老师从来没看错你。”

赵白鱼一怔,什么意思?

抬头看老师,撞见他眼里的了然,顿如醍醐灌顶,霎时开窍,原来他借纪知府呈至霍惊堂跟前的夜市开放提案,霍惊堂早就猜到了。

陈师道欣慰地拍着赵白鱼的肩膀说:“小郡王有雄才大略,也有容人之量,杀伐果断亦不缺乏仁善,你跟着小郡王也算跟对人。对象是小郡王,为师才能放心。”

赵白鱼:“……”

想不到老师身为古人,思想还挺开放,还以为会一头磕死垂拱殿求圣上收回赐婚成命,他都想了好几套方案打消老师念头,结果都没用上,老师还反过来祝福他和霍惊堂。

他的格局还是比不过老师。

陈师道欣慰不已地上轿,摸着胡子想,士为知己者死,跟对主公,是为人臣、为官者最快哉不过的事了。

***

京都府府衙离大内不远,御道尽头拐一条巷子就到了。

一下早朝,赵白鱼还得继续回衙门办公,在拐过巷子口时看到侧身而立,双手拢在袖子里,仰头望天的霍惊堂。

赵白鱼默了一瞬,不合时宜地想到前世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非主流,不过霍惊堂身材颀长,且穿着宽大轻薄的衣服而更显高挑瘦削,有狂士风流洒脱的气质撑着,倒像是古画里走出来的人。

“老师今日在朝会上奏请宵禁取消,朝官多有附会。”赵白鱼颇为真诚地说:“您又帮了我,谢谢。”

霍惊堂先看他的脸,再看向手腕,紫黑色的佛珠在他细瘦白皙的腕骨处缠了四五圈,一截掐丝珐琅坠子摇了摇、晃了晃,他抬眼说:“举手之劳罢了。宵禁制度的提案是你给的,利用这次案件推动宵禁解除的办法也是你想的,我顶多帮你走动走动,碰一碰嘴皮子。不过这次的功劳要落在我和陈侍郎身上,反而出力最多的你被忽略,你心里不怨?”

赵白鱼摇摇头,看向御街外的早点摊温声说道:“小郡王,您没做过少尹,不知道处理一府二十一个县递上来的案子每年有多少,里头又有多少是贫苦百姓借商业繁荣之机想多挣点钱却犯了夜禁的案子。我的手眼伸不到底下的县,阻止不了百姓被打死、打残的案子,除犯夜的案子,还有坊市管理不到位而出现争执,就是京都府、天子脚下,每年也得闹出几桩人命案。每次看卷宗,寥寥几个字触目惊心。”

他从人格高度自由的现代而来,才明白即使是历史赋予太平盛世的朝代也不过是保证百姓衣食不愁罢了。

“如果提案通过,或能改善贫苦百姓的未来,也是功德一件。”

霍惊堂琉璃色的眼珠一错不错地盯着赵白鱼,里头似乎有一簇慢慢绽放的光亮:“你是功德无量。”

他不自觉放轻放缓的语调,本来就是刮得人耳膜发痒的嗓音,这会儿就更像是靠在小情郎肩窝处呢喃。

赵白鱼肩背处忽地麻了一下,移开视线说:“何况,何况陛下就一定不知道谁才是提案真正的主笔者吗?”

霍惊堂眼里的光更亮了,琉璃色眼珠在太阳光下显得更为澄澈,乍一看还以为是偏金色的眼眸。

“你倒是比庙堂上天天面见圣上的朝官更清楚圣上的脾性。”

赵白鱼摆手:“别介,揣摩圣意可不是件好事。”

“吃了吗?”走了一段路,赵白鱼歪着头说:“请您吃早餐。”

霍惊堂从善如流。

赵白鱼带人到京都府衙门口对面的早点摊坐下,要了三份灌汤包、两份羊肉馍,拿出巾帕擦筷子:“我敢打包票这儿的灌汤包和羊肉馍是全京都最正宗、料最足的,您一定没吃过!”

把擦完的筷子递给霍惊堂,就要擦另一双筷子时,从旁伸来一只手拿走他的筷子和巾帕。

“礼尚往来。”霍惊堂抬眼,把擦好的筷子塞赵白鱼手里。

“……”赵白鱼握着筷子沉默了许久,直到老板上了餐食都没找到机会开口要回贴身携带的巾帕。

吃完早餐,二人分别。

霍惊堂目送赵白鱼进衙门,神出鬼没的副官突然出现。

“将军,您这哪来的手帕?样式有点老旧,不像姑娘家用的。”

霍惊堂将手帕绑在手腕上,瞟了眼副官,语气沉着镇静:“回礼。”

又他老子是回礼?谁的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