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4页)

有了前次经验,他们已经能够判断出来自己现在大概的方位了,哪怕邵奕按死了没有让世界意志再给船吹吹风,这海船也很顺利准确的到达了南贞郡那边码头。

这次海船在当地停留的时间就比较久,在当地待了快一个月才缓慢的返航。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带回来了一箱箱棉花以及一匹匹棉布,协同会那边是几乎把船上剩余能放的地方,都把这些棉花及其制品全都给摆满了。

他们津东码头的成员们是不缺过冬物资了,但京都城的同伴们还很需要呢!他们当然不是自己过得好,就不管京都城里头的小伙伴们的家伙。

京都城那边听说是还来了很多千里迢迢从外地过来的流民们,慕名加入了他们之中。

这点他们也熟。

他们离开津东码头之前,叶共谦正在准备弄津东郡协同会分部的事情,这个消息出来,很多津东郡那边的流民就在和他们这些人打听,一个个都很心动。

这些外来的新同伴肯定人数不少,即便有些来了南贞郡这边,也还会有后续再去的。

再加上本身从京都城里出来的人也就只是没有找工作那些,留在京都城之中继续务工的才是绝大多数,可不得给京都城里头准备越多的物资越好。

这一大批给北方过冬用的物资就这么飞速地从南贞郡那边运了过来。

这艘船回到津东码头之后,才听说了京都城周边发生了很大地龙翻身事情。

大家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满脸懵逼的——地龙翻身是什么?

很多人能理解干旱能理解洪灾也知道蝗害,也从祖祖辈辈里头听到一些传奇事情,比如天狗食日什么的,但地龙翻身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甚至很多人祖辈都没有经历过,自然很多人都很茫然。

书生们倒是因为游学的关系知道一些,不知道的也有各种史料记载,当即就给科普了下。

感受着津东码头这边和南贞郡那完全不同的烈烈寒风,再听到消息里京都城似乎在这次地龙翻身之中倒塌了很多房屋……

协同会的成员们都是穷苦出身,谁还能不知道这入冬的时节没了屋子有多难熬啊,自然是快马加鞭的把这船上的棉花和其制品飞速运到京都城这边过来。

谁都知道这批货物对京都城的重要性,运送这个物资的人几乎除了睡觉时间之外都是在赶路,吃饭都是在路上拿饼解决,天没有黑到看不清楚的情况,都会继续往前走,一蒙蒙亮就飞速起来赶路,比以往运输时间少了整整三天就来到了京都城。

这些护送过来的人到达京都城后还以为会看到很多惨烈的景象,结果就瞧见了官道两边穿着明显是官兵打扮的家伙们热火朝天地在……修路修桥?

而周围百姓们送水的送水,帮忙递东西的递东西,对着这些过去瞧见就吓得拔腿就跑的官兵们有说有笑地说着话。

悲惨的场景没见着,倒是前所未闻的魔幻景象是给见着了,护送人员进京都城大门的时候觉得自己脚步都是飘着的。

而协同会里没有去过津东码头那边的人,感受到手里棉花带来的温暖,也一样觉得魔幻极了。

协同会的人立即就安排把运送过来的这些棉花和布匹缝制成褥子,而后把消息放出去,让有需求的协同会成员按照一户一条褥子的限额进行购买。

这些棉花和制品都不会是免费的,毕竟这东西协同会也是付出了金钱代价才送到这里,并不是无本的事物。即便是津东码头那边第一批有新衣服褥子的成员,也是花费了金钱购买的,只不过定价上协同会这边是几乎以成本来弄的,完全没有谈什么利润。

这种生活基本需求的东西,协同会还是坚持是让大家不必付出多少代价,就能够拥有的。

京都城内外的大家伙也不知道协同会喊着一户一条的棉花褥子是个什么东西,一条两百文钱说贵不贵说便宜也绝对称不上便宜,反正他们素日里盖得草褥子算成本也就十几文钱。

这事协同会里头的人也知道,所以他们还以为第一批愿意来掏钱的并不会很多,结果第二天大门一打开,人潮涌动,整个巷子里都挤满了带钱来的百姓们。

——甚至其中还有一些不是协同会成员的人,都满脸焦急地提着钱过来。

他们当然不是知道棉花褥子有多好,这个价格能获得这么厚实保暖的褥子是血赚,这些人纯粹就是以为协同会出事情了,需要钱,所以他们就带来了。

过去协同会除了新入会的让交几文钱意思意思,其他时候可从来没有对外面要过钱。

现在突然张口,他们就很害怕协同会这是要倒闭了,所以慌里慌张地把这段时间过好日子之后辛苦攒下来的钱全都带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