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4/4页)

满满等着人手工去纺织编制这些人可等不及,谁又没在京都府那个北方过过冬天?这不得赶紧做出衣服来,让大家过个好年吗?

抱着这样的心思,先一步到了大贞的书生们带着人鼓捣着,把大纺车这些东西给造了出来,后期如果按照明辉先生所言,其他人其他地方有意见非要他们把这大纺车砸了就到时候再砸嘛,现在这么多棉花先给他解决了在谈以后的事。

考虑以后失去工作的劳工就业问题,在这些书生们心中,当然是没有更多百姓有了衣服和褥子之后,不会被冻死这点来的重要。

两害相加自然是取其轻的,相信大邵的百姓们也是一样会赞同这一点。

而这布匹不仅是协同会的人要买,那些随船的商人也很感兴趣,他们也订购了很大批量准备在津东郡售卖,所以这次海运才一起等了这么长时间才返程。

邵奕说大纺车不适合在京都城内弄,因为京都城内搞这些会造成很多劳工们失业,但南贞郡那边不一样,南贞郡那里之前是其他国家,当地的人即便是对大纺车有意见,也不会有胆量表达抗议。

更何况当地人还完全没有意见,在知道大邵这边的‘傻子’花钱收他们不要的棉花后,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飞速就填满了协同会那边搞出来的纺织工坊,还有不少曾经的奴隶就直接进入了这工坊工作,拿到了让其他人都羡慕不已的酬劳。

于是这个东西在南贞郡那边适应的很好,甚至于其他地方知道这份种田之外额外收入的南贞本地人,都操着自己新学的磕磕巴巴大邵官话对着那边官员们问,他们这里为什么不弄这个工坊出来什么的。

曾经被那些主人谩骂着,完全是懒惰废物代名词的奴隶们仿佛一夜骤变,焕发出来前所未有的劳作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