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4页)

“过来。”他朝她伸出了手。

阿檀沉默了片刻,而秦玄策冷静地保持着那个姿势,手心向上,等待着她。

烛花爆开,发出一点轻微的“噼啪”声响,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似乎摇曳了一下。

她终于走了过去,跪坐在他的身边,慢慢的、慢慢的,把脸埋在他的手掌中。

他的指尖摩挲着她的脸颊,粗糙而温暖:“他们说你身子不舒服,叫了大夫过来,你怎么又不肯看?”

“没有不舒服,我不想出来见人,随口胡诌的。”阿檀的声音闷闷的。

秦玄策从鼻子里发出一点哼声,像是生气、又像是叹息:“你总是这样,成天折腾生事,让我烦忧。”

“以后再不会了。”阿檀低低地道。

以后再不会了,她心里这么想着,落下了一滴泪。

她在他的手心里蹭了两下,软软地求他:“二爷,听说再过几天是圣上的千秋大寿,您要入宫赴宴,可以带我一起去吗?我想我母亲了,想见见她。”

“有何不可。”秦玄策的手指头在阿檀的下巴挠了两下,就像逗弄一只猫儿似的哄她,“再过些年,我想个法子,把你母亲接出宫来,你们母女两个就可以长长久久地团圆了,省得你这样牵肠挂肚的。”

阿檀却只是摇头,温顺地道:“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二爷不必为我费心。”

秦玄策摸了摸阿檀的头:“你这话不对味道,听着就是还在和我赌气。”

“并没有的。”阿檀回道。

秦玄策低下头,用嘴唇小心地碰触了一下她的头发,他的呼吸拂起她的发丝,带着他的味道,温暖的松香气息,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围绕过来,如同他的拥抱,温热而干燥。

他的声音低低的,好像咬着她的耳朵,在哄她:“好了,是我错了,以后我也再不会了……阿檀别生气,嗯?”

仿佛耳鬓厮磨的情话,一时间恍惚又回到从前。

大将军高傲而刚硬,阿檀从未见他低头服软过,或许这已经是他最大的体恤了,但是,有什么要紧呢?

她沉默了一下,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秦玄策心里放松下来,他从身边的案头上拿起一个锦匣,递给阿檀,他有些不太自在,但尽量维持着矜持的神色:“喏,给你的,看看喜欢吗?”

这个套路阿檀熟悉,她接过来,打开看了看,果然珠光宝气。

里面是一套女子的头面,赤金雕琢为牡丹,镶嵌以祖母绿和珍珠,有满冠、顶簪、掩鬓、挑心、分心、花钿、围髻、簪子、坠儿诸般物件,宝石大如龙眼,绿的碧翠如春水,白的莹润似明月,赤金流光,华彩眩目。

阿檀想了一会儿,看着秦玄策,微微地笑了一下:“喜欢,谢二爷赏赐。”

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目生辉,似有氤氲月光扑面而来,便连那珍珠宝石在她面前也逊色了三分。但她眼里又含着一点泪,宛如星光迷离。

周行之说的经验似乎对、又似乎不对,“给她买些漂亮的衣裳首饰,越贵重越好”,已经十分贵重了,但眼下秦玄策又琢磨不透,到底把她哄好了没有?

她的心思过分纤细,叫他很吃不消,甜蜜又烦恼。

他犹豫了一下,把原本的话咽了回去,换了个委婉的说法,装作若无其事的神态对她道:“过段日子,我要再去一趟凉州。”

阿檀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她眼里的泪光如同春水,盈盈宛转,仿佛马上就要流淌下来,她抓住了秦玄策的手,抓得紧紧的:“二爷又要去打仗吗?能不去吗?朝廷那么许多将军,为何非次次都要二爷以身赴险?您这一去,我、我……”

她又能如何呢?阿檀突然又说不出话来,用力地咬住了嘴唇,眼眶都红了。

秦玄策双手捧着阿檀的脸,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他的声音低沉又温柔:“这回要去很久,或许两三年也不定,我想带你一起走……”他顿了一下,认真地问道,“这一番行程生死难测,阿檀,你说过愿意与我同生共死,这话还算数吗?”

此行必定万般艰难,若事谐,则皆大欢喜,若不谐,他化成沙或者化成土,让她守在一旁,也算是白首之约了。

但阿檀却不明白秦玄策心中所想,她又惊又慌,急促地反驳他,“不、不算数!我不要和您一同赴死,我求过菩萨,我要您好好的、无灾无难,福寿康宁。”

她说着、说着,又露出那种委屈的表情,泪汪汪的,凶巴巴地看着秦玄策,眼泪“叭嗒叭嗒”地掉了下来。

果然说不得这个,才露了一点口风她就哭,若是知道了他心中所谋划的事情,绝对是不肯的,到时候哭哭啼啼地和他闹,要漏出消息去,落到秦夫人的耳中,那就不妙了。

秦玄策笑了起来,捏了捏她哭得红红的小鼻子,她发出一点“嘤嘤”的声音,眼泪掉得更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