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6页)

他是阿毓这一生赠予他最宝贵的礼物。

后来骨肉分离多年,相逢时他长成了英伟的少年,意气风发肖似少年的他,他想都没想就将他立为了太子。

他把陪他打天下的忠臣良将放到东宫做东宫官,让他少年便辅政,从小便耳濡目染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他对他既有父亲对儿子的偏爱,也有君王对储君的期望。

时至今日,他可以放心地将江山交给他,让他能满身的才能和抱负能得到施展,为天下再创盛世。

“捕风捉影的事情,父皇就不要为他伤神了,您现在最要紧的是保重身体。”李文简说。

话虽是这么说,但没有哪个父亲不为悬在儿子头上的剑担心。

“父皇,母后怎么还没回来?”

他们已经在此处闲坐许久,还不见皇后身影。

此刻,皇上斟酌了一下,才开口:“贵妃昨日病了,你母后去长信宫看她了。”

李文简端了茶盏起来,修长的手指搭在雨过天青的釉面上,停住,问道:“请太医了吗?”

皇上点了点头,目光重落在他脸上,眼底一时有些情绪翻涌。他慢慢地闭上了眼,在考虑什么。

“她的病是发自于心,并非药石可医。”

皇上迎风轻咳了两声,李文简立刻岔开话题,关切地问:“父皇又不舒服了?”

皇上微笑着摇头:“没事。”

李文简仍是走到桌案旁亲自给皇上倒了一杯温热的水,双手捧给皇上。一想到太医说他最多还有两年的光景,他们就会面临死别,李文简低下头,暂时不去看皇上,压下眼中的微热。

*

李文简从皇后寝殿出来的时候,宁宛致已经出宫了,昭蘅带着李南栖在园子里玩儿。

昭蘅抱着李南栖坐在秋千上,李南栖怀里抱着几颗漂亮的绒球,是宁宛致从梅州带回来的,是李南栖一向喜欢的花里胡哨风格。

昭蘅坐在日光下打瞌睡,忽然秋千轻轻晃动起来。

她回过头,看着李文简握着秋千的绳索推动,把她们荡了起来。

昭蘅微怔,急忙从秋千上下来,整理了下裙摆,规规矩矩福身。

李文简笑着问她:“喜欢荡秋千?”

昭蘅没说话,是挺喜欢的,不过这么大还玩儿小孩子的东西,怪不好意思的。她没有说话,而是瞥了李文简一眼,问:“殿下和陛下事情谈完了?”

“嗯。”李文简望着她端端庄庄的姿态,想起她和宁宛致一起嬉闹的欢快模样,抬手按了下太阳穴。她还是跟宁宛致玩儿的时候更活泼动人:“走吧,回家了。”

昭蘅微微一愣,心口的跳动有一点加快。把李南栖交给薛嬷嬷,昭蘅提起裙摆跟李文简一同往东宫走去。

出了中宫,沿着宫道继续往东宫走去,沿途都有宫人在洒扫挂红绸。

这一段路是迎亲的必经之路,是以装饰得热闹非凡。

李文简略放慢了脚步,开口:“珺宁的嫁妆备好了吗?”

“备好了。”昭蘅点点头,瞥了一眼道旁迎风四舞的红绸:“晚上回去给您过过目。”

李文简说:“不用了,这点事情交给你我还是放心的。”

昭蘅愣了一下,望向李文简深深眨了几下,她抿唇笑笑说:“真快啊,马上就中秋了。”

“是啊。”李文简思索了片刻,半晌,对昭蘅道:“今年中秋父皇不在宫中设宴,只在十六晚上邀请几个舅父入宫小聚。”

昭蘅心想,以她的身份根本无需过问这些事情,说不定到时候她连上桌子的机会都没有呢。

这种大团圆的日子,皇上连贵妃他们的亲眷都没有邀请,可见在他心里,里外亲疏都有明白的界线,他打心眼里只当跟皇后是一家。

陛下对皇后的爱重,她看得分明。寻常百姓家都未免有陛下对娘娘的关爱深情,她又想不明白,既是有这样的深情,为何又纳了另外几个妃嫔。

正出神时,李文简又侧过身靠近她说:“母后近来有许多别的事务缠身,想把十六晚上的宴席交给你去打理。”

哪有越过皇后让太子良媛操办宫宴的道理?

纵使皇后忙不过来,还有贵妃、梅妃呢,再不济还有安嫔。

她震惊得没看路,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小心看路。”李文简伸手拉住她的胳膊,指节上戴了青玉扳指,衬得纤长的手指更加白净修长。

昭蘅被他拽了回去。

李文简抬手在她额前轻轻弹了下:“这么大个人走路怎么都不会好好走。”

“殿下每次靠近,我的心就跳得很快。”昭蘅腼腆地垂下眼。

“是吗?”一圈笑意在他漆黑的眼眸里漾开:“你的眉眼总是很从容。”

昭蘅心说,这不都是装的吗?

入宫这么多年,她早就学会了喜怒藏心里。

“真的。”她伸手过去,将莹白的手腕递给他:“不信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