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4页)

否则,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那爹爹何时走,我赐下东西。”

王颂见瑶娘完全不阻拦,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因为外公一回去,三舅舅被封为世子,皇上又赐下一百多间的房子作为国公府邸。

从此就都不住一起,也许,进宫的人从外祖母郁氏到三舅母汪氏。

郁氏向来也不是权力欲望极大的人,虽然舍不得女儿,但是若能回去养老也是幸事,再者,女儿现下已经是皇后了,她就心满意足了。

罗至正辞官回乡,反而让时人赞叹高明,毕竟不是每个人在权利的腐蚀之下还能安之若素的。

而罗敬熙一边高兴他爹要离开,就再也没人管束自己了,可一边又觉得老爷子就如遮天大树一般,为他们遮风避雨,这下走了,罗家还不知道如何。

“爹,您不做官,做个富贵闲人也好啊,再过几年太子成婚,您还可以参加婚事呢。”

“蠢材,到时候再上京就是,闲云野鹤的生活才是我要的,你们自己在京就好,反而劝我。这种功名利禄场,我是一刻都不愿意待了。”罗至正不悦。

不待就不待,罗敬熙暗自撇嘴,自讨了个不快,不敢多说什么。

罗至正又看到罗敬渊和罗敬皓,他径直对罗敬皓道:“你太老实了,不适合当官,天子念在你亲姐姐的份上封了我们爷俩,既然如此,就老实本分些。像你这样的人,多做可能多措,知道了吗?”

虽然敬皓一直觉得他自己的确是能力算不得很强,但也不是没有包袱的,中了三甲进士,又为国公世子,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爹却说这话,无疑是热锅浇上冷水,让他呆在当场。

罗敬熙没想到他爹说三弟更狠,在心里偷笑,又庆幸这么说的不是自己。

至于罗敬渊这里,罗至正干脆提都不提了,这个儿子向来想的都是自己,他说了也白说,人年纪大了,该为自己想想了。

罗至正离开之后,上京白日还热,晚上却异常凉爽。

瑶娘去寿康宫请安回来,这次皇太后身体恢复如初,还同瑶娘提起长泰郡主的婚事,她是周王嫡女,皇上的亲侄女,她的婚事瑶娘也得慎重一些。

当然,在长泰郡主之前,周王府上的甘侧妃去了,似乎太后有意再为周王选一门更好的亲事。

周王长子已经请封了世子,现在再选一门亲事,将来周王府毕定内乱。藩王内乱,也并非一件好事。

因此,瑶娘还是先留心长泰郡主的婚事才行。

回到宫里,高玄策正好在,他拿着一颗果子给她:“尝尝好不好吃?若好吃,下次让他们进贡多一些。”

这果子看着像佛陀似的,里边却是红的,尝了一块,她忍不住笑:“好甜。”

高玄策就喜欢看她笑:“没错,就是很甜。”

这人今日却不到福宁殿批折子了,看瑶娘吃了果子,便收拾出案几,在这里批奏。

说起来,瑶娘还从未看过折子了,有后宫不可干政这一条,但是高玄策懒,于是,对她道:“你要赶紧学好我的字,我看字儿看的眼睛疼的时候,你也疼疼我,替我批阅吧。”

瑶娘心如锤鼓,但是她又摇头:“可是我不会啊,况且,我是皇后更不能干政。”

“又不是让你替我拿主意,只是替我写几个字而已,你不是最疼你夫君的吗?”高玄策撒娇。

如此,瑶娘才答应下来。

这天晚上,高玄策睡着之后,瑶娘只觉得兴奋不已,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多么厉害,但能够开始替丈夫打理政事,那就代表她接触的事情不再是内宅的事情了。

她一直到半夜才睡下,次日醒来时也很精神,高玄策已经上朝去了,早已不在身边。

“娘娘,您今儿起来的还真早,皇上特意嘱咐咱们千万别喊醒您。”白英偷笑。

瑶娘则道:“不,以后你们要早些叫醒我,我要先练字再过去。”

“咦,您不是说每日要最早去太后那里请安吗?”白英疑惑。

瑶娘则笑而不语。

太后那里请安是要去的,但是最近这些日子,她有更感兴趣的事情了。再有,替长泰郡主找夫婿的事情,她对白英道:“你替我送些东西回去我娘家弟妹,让汪氏替我寻摸一些年轻上进的子弟。”

也不是自己的女儿,能找个家世人品不错有口皆碑的,也算是对得起太后的托付了。

今日十五,太后这里人倒是很热闹,丽贵妃是现在的贵太妃,带着儿媳妇庄氏过来的,说来奇怪,在娶庄氏之前,贵太妃对庄氏有些想辖制,现下婆媳关系倒是不错。

就是不知道黄如霜如何了?

想来她是侧妃,又有五皇子的宠爱,到时候也未必差。

玉藻吃了一块糕点,笑眯眯的对长泰郡主道:“姐姐,这个桃花糕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