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4页)

长泰郡主替她擦嘴:“好吃你就多吃一块,只是这桃花糕甜,吃了要漱口才好。”

“好嘞。”玉藻又吃了一块才停下。

妇人们说起的也是家事,瑶娘时不时凑趣,只是在离开时对太后道:“儿媳这几日想替长泰看夫婿,怕是不能日日过来,还要请您见谅。”

洪太后摆手:“你替我操心,我还要谢你才是。”

她年纪大了,实在是不耐烦操心,再者,对于长泰郡主的仪宾的关心,她反而更关心太子的亲事。

因为儿媳妇把挑选太子妃的事情交给了皇帝,她略有欣慰,但也想让太子选一位自己看好的洪家女儿做良娣。

洪家女儿做皇后这种事情,她还是不敢想的。

不说别的,当年东方氏想害瑶娘的事情,幸好儿媳妇不知道,东方氏被砍头了,万一被儿媳妇知道,多有忌惮,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了。

所以,她也不求做太子正妃,做个良娣侧室还是可以的。

将来太子即位,洪家女儿好歹也在妃位上。

没办法,洪家和罗家不同,罗家好歹还是书香之家,子弟读书的众多,总有那么一两个出挑的,而且皇后太子都会对罗家好,而她死了,洪家就不一定得到什么好的待遇了。

瑶娘笑:“既如此,儿媳先选几个人,到时候让人堪了画像过来,让您看看。”

洪太后还是很信任瑶娘,大手一挥就同意了。

但是,她更多的功夫就是练字,尽量写的和高玄策一样。

白芷出宫去则跟汪氏说了瑶娘的要求:“这长泰郡主是周王的嫡长女,母亲去世了,养在太后膝下。太后如今一味伤心难过,身子骨也并不是很好,所以把这件事情交给了皇后娘娘。”

“是吗?”汪氏这几年躲在郁氏底下好乘凉,现下她和罗敬皓分府被过,自己当家做主,不免手忙脚乱。

头一次接待从宫里来的人,她还有点慌。

还是敬皓道:“白芷姐姐,那姐姐意下如何呢?可是看好哪家了?”

白芷心道,还是三爷好说话一点,她就道:“我们皇后娘娘常年在宫中,如今在孝中,倒也不认得哪一个。故而,想托三爷您和三夫人寻几个上进,人品好的青年,我们娘娘择一个好的。”

“好,此事就交给我了,不知姐姐限期多久呢?”敬皓能够替宫里办事,还是很高兴的。

白芷笑道:“如今正在孝期呢,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也成。到时候,娘娘同太后说了,再让皇上让官员查探一番,若日后真的亲事成了,也是三爷和三夫人的功劳啊。”

敬皓道:“那就托白芷姐姐跟皇后娘娘说一声,就说我定会替他办好此事。”

“那就再好不过了,奴婢既然交代了娘娘要办的事情,就要回宫了。”白芷准备回去。

她这一走,敬皓就对汪氏道:“以前你是小儿媳,家中不必你操心,但如今你我二人也得省事儿点才好。”

汪氏顿感压力颇大,但她是大户人家出身,和罗敬皓感情一向都很好,因此笑着赞同。

只是,她道:“以往就是进宫也是陪同娘一起进宫,皇后娘娘对我一直淡淡的,说真的,我还有点怕她呢。”

敬皓想了想姐姐的性子,努力回忆了一下,就道:“姐姐对我很好,年纪小就非常有主见,为人坚强有毅力。别人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她却是迎难而上。真阳公主当初身边的伴读,只有我姐姐入了洪皇后和皇上的法眼,她年纪最小学业最好,大冬天在宫里画梅花,可以一个人坐到天黑,身体快僵硬了都不知道。总之,你要讨她的欢喜,想她认同你,就要更努力了。”

汪氏哀嚎一声,到底不敢懈怠。

而瑶娘利用空闲时日,从早到晚模仿高玄策的字体,甚至他写字的姿势,她都看在眼里。

同时,在心里又觉得高玄策对她完全不设防,自己应该多帮帮他才对。同时,也能增长更多见识。

连高玄策都惊呆了:“这么几天,你就学的有模有样了。”

“那是,我学什么学不会呀。只怕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瑶娘还是有点小得意的。

高玄策拍板:“好,今日咱们就开始,择日不如撞日。”

灯火摇曳,原本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夫妻亲近之时,或者是高玄策批阅奏折之时,此时,他却躺在榻上,听瑶娘念折子。

“这是丰宁守备上的折子,这上面给你问安。”

“朕安,朕很好。”高玄策闭着眼睛答道。

瑶娘很有默契的在下面写了这一行字,结果下面又是这个丰宁守备的,居然又是:“【微臣丰宁守备请皇上安】。”

高玄策翻了个身,继续闭目养神的回答:“朕安,朕略发福了些。”

瑶娘写是这么写了,但又不解:“这个人为何两次发奏折来,居然都只是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