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我位卑言浅,多谢诸位愿听我说几句。某先前在漠北跟随成安郡王作战,受过王爷指点,此时若王爷在此,十之八九会停军整顿。”沈青山娓娓道。

“啊?”

“为何啊?”

“此次大胜,诸位也瞧得出来,不是我们多英勇,是那些老弱妇孺拿着木棍石块拦不住我们,至于保定府的大军,俨然是已调去了京城,严阵以待,只等着我们去了。其次,我们虽是入了保定府,但人困马乏,贸然进军,怕是会折损不少。”沈青山身边的一个矮头男子道。

背着大刀,一身紫色骑装的女子冷言道:“李乾景那狗东西定然是准备好了,大军休整几日,才好一鼓作气。”

说罢,她转身出了营帐。

众人面面相觑,一人小声问:“这位丹阳县主怎的又气不顺?”

另一人摇摇头,“饶是谁父亲被抓,自己落荒而逃出京,脸色也不会好看。”

“罢了,丹阳县主是皇族,自是知晓三皇子为人,信她的没错。”

沈青山点点头,无声附和。

大军休整三日,行进京城外,派去的探子回来,叽里呱啦说了一句,众人顿时傻了眼,手足无措起来。

“这、这……”

“他奶奶的!咱们替他出兵,他自个儿倒是出家了!这还咋打啊?”

“这要攻城了,咱们是不是就是乱臣贼子了?”

他们不怕流血,但却害怕脑袋上被冠上谋逆的罪名,祸害后代。

不少人踟蹰不前,□□的马也躁动的很。

也有瞧不上李乾景篡位的人,大着嗓门儿要将他拽下龙椅。

沈青山也没想到会出了这等事,一时瞪着眼睛没吭声,有些无语。

这都是啥事?!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驾马在前的丹阳县主却是回头,凉薄道:“李珩是剃度,不是死了。”

“……”

好险没上手的两拨人顿时哑口无言。

只是……

是啊!人又没死,既是能出家,怎的就不能还俗了?

虽然没有秃头驴当皇帝的先例,但谁让人家是皇室血脉,还有先帝的传位诏书呢?

众人挠挠脑袋,吩咐部下生火做饭。

夕阳下,炊烟起,众人饱食一顿,注定今晚是个不眠夜。

大军踢踢踏踏,兵临城下,城墙上弓箭手已然候了多时。

丹阳县主身背大刀,手握弓箭,驾马立在阵前,冷眼瞧着城墙上紧挨着的脑袋。

羽箭架于弯弓,咻的一声飞了出去。

城墙上那人瞧着冲自己来的羽箭,刚想开口,额间一痛,瞪着眼睛直直倒下了。

“告诉李乾景,先帝的传位遗诏,在我李丹阳手里,他若想要,便自己来取!”

陈柯一身玄甲,站在城墙上冷哼一声,“不重要的东西,丹阳县主还是自个儿留着吧。”

闻言,丹阳县主面色越发冷了几分。

如此说,李乾景那个狗东西是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占皇位?

那她父亲呢?

“先帝遗诏,将皇位传与五皇子,尔等狗贼,形同谋逆,当诛九族!”丹阳县主厉声道。

陈柯垂眸瞧着,听见这话顿时笑了。

“县主与其操心旁人的九族,还不如多想想自己的父亲呢”,他说着讽笑一声,“辅国公殚精竭虑,追随先帝去了,殿下仁义,本下令厚葬辅国公,安置黄陵,谁知丹阳县主偏偏要伙同贼人一处,行谋逆之为呢?”

深秋的寒风冷冽,丹阳县主瞬间浑身僵硬,目眦欲裂的瞪向那城墙上的大笑的人,“竖子,岂敢?!”

陈柯击掌两声,“来人,将殿下送与丹阳县主的礼送上来。”

三万大军临阵,眼瞧着那城门上渐渐悬下来一个东西,黑漆漆的,瞧不真切。

但前面的丹阳县主与沈青山一众人却是看得分明,霎时变了脸色。

丹阳县主盯着那人头须臾,握着弓箭的手隐隐发抖,一双眼更是红得吓人,“陈柯,你给我死!”

弓箭齐发,战马嘶鸣,方才澄黄的夕阳,此时混沌的不见日光。

有人倒下,紧接着又有人顶上前来。

登城梯上的人动作迅速,也有被石块砸到跌落下来,一时间竟是分不清是谁损失更为惨重。

扛着木桩的士卒在掩护下跑到城门下,咣咣撞在铁皮城门上。

好片刻,那门轰然倒塌,激起了万千灰尘。

“冲啊!”

刀光剑影,厮杀激烈,到处都是吼叫声,战马所过之处,伏尸踏为泥浆,不断有人倒下,疾风骤雨也吹不散、冲不掉空气中的血腥气。

入城时,丹阳县主踏马掠起,大刀脱手砍断那吊着她父亲人头的绳索,两物直直跌落,皆被她稳稳的接住。

‘刺啦’一声裂帛声响,衣裳前襟被撕下。

丹阳县主忍着哭声,仔细将那头颅包好挂与马上。

“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