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4/11页)

几个月来,他曾预计,萨达姆・侯赛因会蛮横地叫嚣着,把伊拉克拖入一场无法打胜的战争;现在他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拉曼尼也曾指望,在美国导向下热依斯最终倒台,他本人在美国扶植的继任政权中得到提升,局势达到他期望中的高潮。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他明白,他需要时间来思考,来算计如何最佳地打出令人吃惊的新牌。

那天晚上,黑暗降临以后,在巴格达市内基督徒区迦勒底人的圣约瑟夫教堂后墙上,出现了一个粉笔记号。它像一个横着写的数字8。

那天夜晚,巴格达市民发抖了。尽管伊拉克广播喋喋不休地作着宣传,而且还有许多人盲目地信任这些宣传全都是真实的,但仍有其他人在收听英国BBC的阿拉伯语广播,并且知道贝尼纳吉说的才是真话。战争就要来临了。

市民们以为,美国人会对巴格达开始地毯式的轰炸,战争开始后将有大量平民伤亡。这种说法一直传到了总统府。

当局听到了这种说法,但没放在心上。官吏们的想法是,平民在家里遭受大屠杀所产生的国际影响,会导致全球性的反美情绪,迫使美国放下屠刀并滚回老家。所以当局仍允许,而且实际上鼓励大量外国记者住在巴格达的拉希德宾馆。向导们随时待命,一发生杀戮就能迅速把外国电视摄像组带往现场。

然而这种传闻确实也吓坏了巴格达的一些居民。许多人早已逃离了,外国人奔向约旦边境,已经持续了五个月的科威特外逃的难民潮又加大了。本国人则寻求到乡下去避难。

美国和欧洲亿万名电视观众,没人会怀疑在利雅得的海湾战区空军司令查克・霍纳手中所掌握的生杀大权。当时没人知道,实际上绝大多数目标,是从人造卫星照相机拍摄的图片中挑选出来的,并将由激光制导炸弹去把它们摧毁。这种炸弹会落到非瞄准目标的情况极为罕见。

随着BBC广播,局势的真相传到了农贸市场和大街小巷,巴格达市民知道从一月十二日半夜起再过四天,撤离科威特的最后期限将会结束,美国的飞机将会来临。因此整个城市静静地期待着。

麦克・马丁蹬着自行车慢慢地驶出舒尔贾街,转到教堂的后面。骑车经过时他看见了那个粉笔记号,但他继续前行。到了巷子的尽头他停住了,跳下自行车,花了一些时间去调整链条,同时扭头朝他过来的方向观察,看身后是否有动静。

没有动静。没有秘密警察匆匆行走的脚步声,没人在屋顶上探头探脑。他骑回来,拿出湿布擦去那个记号,又骑车离开了。

这个数字8表示,在阿布纳华斯街旁边废弃院子里的地坪石下面,有一份情报在等着他。那地方在半英里远的河边。

孩提时他曾经在那里玩耍,与哈桑・拉曼尼和阿卜德尔卡里姆・巴德里一起沿着码头奔跑。那时,那里的商贩们摆出各种可口的风味小吃,还向路人出售从底格里斯河捕获的大鲤鱼。

现在商店都关上了门,茶馆也拉上了百叶窗;只有三五个人在码头上闲荡。宁静正合他意。在阿布纳华斯街头,他看见一组秘密警察的便衣卫兵,但他们没去注意这个骑着自行车跑腿的打工仔。见到他们,他反而感到振奋,秘密警察们并不笨,如果他们是守候一只死信箱,那么他们不会派一组那么明显的便衣站在街头。他们出来巡视估计是故作老练,可惜用错了地方。

情报在那里。砖头很快就复位了,折叠着的纸条被放进他的内裤裤裆里。几分钟之后,他踏上横跨底格里斯河的哈拉尔大桥,从里萨法回到卡奇,又继续前行,返回了在曼苏尔的苏联外交官住宅。

他已经在那座花园洋房里住了九个星期。那位俄罗斯炊事员和她的丈夫对待他很公正,他也学会了几句洋泾浜俄语。他每天外出采购新鲜农副产品,这给了他去巡视各个死信箱的极好机会。他已经发了十四份信息给那位没见过面的耶利哥,并从耶利哥收到了十五份情报。

他被秘密警察拦住过八次,但因为他卑贱的举止、他那辆破自行车和装着蔬菜、水果、咖啡、香料的篮子,加上他出示的外交官家庭的证明信和他那明显的穷困潦倒相,他每次都能当场脱身。

他不可能知道利雅得在制订什么样的作战计划,但他必须把通过磁带传来的所有提问,用阿拉伯语写出来并交给耶利哥,再阅读耶利哥的回复,翻译后用压缩电报发回给西蒙・巴克斯曼。

作为一名军人他能估量出,耶利哥的情报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对于准备进攻伊拉克的指挥官肯定是无价之宝。

他的棚屋里有了一只燃油取暖器和一盏煤油灯。从市场购物带回来的麻袋现在用作了窗帘,门外砾石路上传来的吱嘎作响的脚步声可以提醒他有人走近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