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暗香盈袖(第6/19页)

黄海博听了,思忖一番,忙道:“多谢曹兄坦诚相告。全靠曹兄拔刀相助,那些被囚禁满城的妇人才得以重见天日,我竟然还有抱怨二位曹兄不作为之意,是我言语唐突了。”

曹湛摇头道:“黄兄不必道歉。外人只看到江宁织造风光,威凌地方要员,皇帝南巡,亦是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但其背后,实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苦衷。”

黄海博点点头,道:“目下我终于理解曹寅兄心里的苦了,所谓知人最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曹湛不愿多提曹寅隐伤,遂道:“我们这就走一趟邵府吧。”

黄海博笑道:“怎么,曹兄听说当晚有人在夫子庙附近见过邵家大船,便立即怀疑起来邵鸣父子了?”

曹湛反倒有些不解,问道:“黄兄何以发笑?难道不能怀疑邵氏父子吗?”

黄海博笑道:“邵家大船不停在秦淮河上,还能停在哪里?况且邵氏在秦淮河边有处别宅。”

曹湛闻言也笑了,道:“其实我根本没有怀疑邵氏的意思。陶知府派手下到秦淮河两岸打探一整日,只得到这一条线索,料想邵家大船最引人瞩目,所以旁人一望之下,便只留意到它。”

黄海博道:“那么曹兄登门拜访,是想以邵家大船为证,询问邵氏当晚可留意到异样情形了?”

曹湛点了点头,道:“除此之外,之前我们不是认为杀死黄芳泰的凶手与织锦行业相关吗?邵氏父子虽只是云锦商人,可也算是织锦行家。而且当日曹织造提及蒙古云锦诸事时,邵鸣亦是在场。”

黄海博道:“不错,我竟忘了此节。”

邵家大宅位于大功坊武宁桥[5] 附近,地处夫子庙闹市旁。武定桥为内秦淮河上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旧名嘉瑞浮桥,因位于长乐渡之上,又称“上浮桥”。明代时,桥旁即是明朝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府邸,因徐达死后谥号“武宁”,因此这座桥被称为“武宁桥”。自明初起,这里便是金陵鼎盛之处,商铺林立,名妓和骚人墨客会集。

昔日徐达宅第占地极大,分为东园、西园,东名“太傅”[6] ,西名“凤台”,园林极胜,有峰峦洞壑、花木亭榭之属,小运河横贯其中,风景异常优美。后二园均毁,屋宇倾颓,花木凋零,“当年风景,消歇无存”。时人有诗叹道:“东园流水西园树,遗址当年尚有无。棋局风流谢安石,旧家汤沐莫愁湖。一篇花石平泉记,百岁升平内宴图。沧海扬尘君莫叹,行人犹说旧留都。”

邵家大宅便建在徐达旧宅东园遗址上。邵鸣敬慕徐达开国名臣风范,极力经营,为此而不惜钱财,多年下来,竟也颇有当年“太傅”之风貌,成为金陵名园。

到邵宅附近时,黄海博指着武宁桥桥东方向告道:“那边有一家武记酒肆,酒肆不大,山肴野菽却是冠绝一时,在金陵极是出名。访完邵鸣后,我带曹兄去酒肆坐上一坐,喝上几杯,包管曹兄毕生难忘。”

曹湛笑道:“黄兄到底是金陵本土人士,走到哪里都有一番说道,做地陪最合适不过,要是灵修人在这里,她一定欢喜得紧。”

黄海博闻言心念一动,但话到嘴边,仍然吞了回去。

二人来到邵宅。仆人高戈出来告道:“邵公子陪兆贝勒乘船游河去了,尚未归来。”

曹湛闻言大奇,问道:“兆贝勒是谁?”

高戈道:“是邵老爷蒙古结拜兄弟的儿子,刚刚来了江南。”

曹湛道:“那么邵员外人呢?”

高戈道:“老爷人在书房。不过今日是每月例行的清账日,老爷要在书房查看账簿一天,不准旁人打扰。”

黄海博道:“目下正午已过,邵员外总要吃饭吧?”

高戈道:“老爷一早已叫人备好饮食,送入书房,无须再另外送餐。”

曹湛道:“我二人是有事来访,可否劳烦小哥到书房外禀报一声,若是邵员外不便,我们改日再来。若是邵员外刚好想要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筋骨,不也是两全其美吗?”

高戈虽然为难,却也不敢得罪江宁织造,便道:“小人是不敢破坏老爷规矩,不过小人可以引二位到书房外,二位自行敲门,那样老爷就不能怪小人打扰他了。”

黄海博笑道:“你倒是机智得很,难怪能在邵员外手下当差。”

高戈闻言,只微微一笑,遂引曹湛、黄海博进来园中。

曹湛道:“上次西园宴会,我记得见过你,还有一位姓高的管家陪同邵员外赴宴,今日怎么不见他?”

高戈笑道:“曹总管果真好记性,那么多人,竟然都能记住。小人当时也是想开开眼界,所以临时充作了老爷随从,不过一直候在门外,未能进去西园。高管家是小人叔叔,前几日奉老爷之命,往京城给小姐、姑爷送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