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线索(第2/5页)

杨继宗道:“无论在哪里,我定要找到他,不然也没法回家了。”

“我们真是不知道东家的去向。”

杨继宗似是真急了,一面说:“既然找不到白爷,如今只能就地打死这个奴才,来证我的清白了。”一面就顺手抄过了面案上的一根二尺来长的擀面杖,举起来就要狠打杨二。

这时旁边已经聚了几个看热闹的,眼见要出人命,才有人上来用力抱住杨继宗。

小伙计怕在自己家门口出官司,也连忙说:“这位爷,先别急。我们东家实在出门太远,您一时找不着,过两日自有办法。”

杨继宗仍急道:“就是眼下他到了南京,也要找他赎回金钗。”

那边的大伙计早见到这边热闹起来,此时突然觉得事情不对,正要过来阻止小伙计说话,那小伙计却已经说出:“倒没有南京那么远,敝东家听说是去了香山,您今日无论如何是赶不过去了。”

离开西单牌楼的路上,方天保边笑边夸奖杨二:“这傻小子装起相来还真有一套。”

杨二只是呵呵傻笑着,并不答复。

方天保又问杨继宗:“那养荣堂一伙向来阴险狡诈,这次说出白玉堂的去向,会不会又是一个圈套?”

杨继宗道:“这几日我看他们的行径,小节上诡诈细密,大节上却往往进退失据,章法混乱。今日这个小伙计看来不像是局中之人,未必又是圈套。当然也不可不防,还需要再细细考查,才能确定贼人的方位。”

“那白玉堂若真是去了香山,他一个在教的人,应该不会是为了玉皇大帝的生日去上春香,大冷天的更不会是为了游览景色。他此行必有他图,说不定就与宝姑娘的事有关。我在这西城一带还有些市井中的线人,这就找人排查,看看能否确定白玉堂的行踪。”

“如此就请君定兄再去查访。我还有些疑惑,要再与云姑娘商议。”两人遂分手,杨继宗带着杨二去了玉喜庵。

进庵之后,杨继宗却并没有直接去见云瑛,而是到了西院净观的庵堂。

净观正在堂中和那肥猫一起念经,听说杨继宗来了,忙起身迎接,“杨公子怎么又来找我?”

“因有一事不明,想要向姑姑请教。”

净观听说有事问她,略有些不安,却哈哈笑道:“杨公子恁大学问,有甚要请教道姑的,莫不是又为了云姑娘的事?”

“也算是吧,”杨继宗一面从袖中掏出昨日从净观这里拿到的生辰庚帖,“就想问问这庚帖之事。”

净观强作镇定道:“这帖子怎样?”

“我昨日在这里来不及细看,回去在灯下仔细查看了一番,才发现这帖上的字是改动过的。”

“如何改动的?”

杨继守将生辰帖递到净观眼前:“你看这个五月的‘五’字,竖着的两笔虽然笔法也看不出偏差,墨迹却要比那横着的三笔稍稍淡一些,应该原本是个‘三’字,后来被人改作了‘五’。”

净观脸色有些涨红,“真有此事?却是何人改动的呢?”

“这个就要问问姑姑了!”

净观还要搪塞,说是全然不知。杨继宗冷笑道:“昨日你报那宝姑娘的生辰,只说到辛未年甲午月子时,却未提日子的干支。我当时也只当是姑姑一时疏忽,后来细想,算生辰批八字乃是姑姑的看家伎俩,怎么会有此疏忽?才知道前两天姑姑为宝姑娘批八字的时候,查对的是三月二十八日的干支,自然也记得清楚,但突然要说五月二十八,一时不查历书又不记得那年三月、四月是大尽小尽,因怕说错了干支才故意漏掉不提。我猜得可对?”

净观见杨继宗如此心细如丝,哪里还扛得住,低着头喃喃道:“都是姑子一时贪那香油钱,听了他的指使,哄骗了公子。公子千万要恕罪!”

“你说的可是靳孝?”

“这个公子也猜到了,”净观低垂着眼皮只看自己脚面,身形稍微扭捏,虽已是徐娘半老,竟然有一些媚态,“那个靳孝不但在年前来过,前天立春头午他又来了,而且来了就送了五十两香油钱!”说到五十两,不由抬头看了杨继宗一眼,眼光也明亮了许多。

“我自然要陪着施主说话,他就问起云姑娘这几天来的状况。我想本来没什么可瞒人之处,也就细细对他说了。因说到了宝姑娘的庚帖,他要我拿出来看,看了之后又说有一处需改,却没有说是什么原因。我又不好驳施主的面子,只得让他改了两笔。后来他又说,这宝姑娘的生辰关系重大,让我一定要找机会让公子知道。”说到这里又有些犹豫。

杨继宗道:“让我知道了便怎样?”

“他说将来还要再送小庵五十两银子。”

“既然如此,你下回一定记着跟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