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孙子兵法》:百代谈兵之祖(第3/3页)

《孙子兵法》自始至终是教人善战,但同时又自始至终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和严重性,警告当政者、用兵者要慎战,这充分表现了作为军事思想家的孙子的仁者胸怀。

孙子“慎战”的思想为战国中期军事家孙膑所继承。同《孙子兵法》一样,孙膑所作的《孙膑兵法》在教用兵者如何善战的同时,也发出警告:“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意思是说,十战十胜,未必是什么好事情。好战的人,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去夺取胜利的人,早晚会灭亡,使自己见辱于天下。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所说的“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以及“乐兵者亡”等话,体现出仁者的忧思,语重心长,在当今核战争的阴影下,尤其值得所有掌握核战争“按钮”的决策者记取。

孙子的智慧超出军事领域

从唐代开始,《孙子兵法》开始传播到国外。公元734年或752年,也就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位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把《孙子兵法》从中国带回日本。公元15世纪,《孙子兵法》传到李氏朝鲜。公元17世纪时,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已多达一百七十多种。1772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阿米奥(汉名叫钱德明)翻译的《孙子兵法》在巴黎出版。这一年,拿破仑三岁。1860年,《孙子兵法》有了俄译本。后来,英、德、意、捷、越、希伯来、罗马尼亚等各种文字版本相继问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著名的军事家和学者对《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日益重视和推崇。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孙子兵法》新的译本和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也越来越多。

繁阳剑   战国晚期

随着《孙子兵法》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它的影响逐渐超出军事领域,变成很多人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人生等多种角度吸取智慧的经典。很多人认为,《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哲学的著作,而且是一部谋略哲学的著作。所谓谋略哲学,就是把战争中克敌取胜的智谋和策略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原则,因而可以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据日本作家守屋淳说,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还有在世界杯足球比赛场上连胜11场的葡萄牙足球队教练斯科拉里,他们都把《孙子兵法》随时带在身边,可以说是爱不释手。美国网上零售巨头亚马逊公司评选的2001年度全美最畅销的人文书籍就是《孙子兵法》。(《中国古典的启示》,载日本《21世纪》2007年2月号)

全世界都在吸取孙子的智慧。正如美国兰德公司(美国的重要战略研究机构)的学者波拉克斯所说:孙子的智慧和孔子的智慧一样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智慧属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