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水墨画的韵味(第3/3页)

清   八大山人   孤鸟图轴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一位大书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很少像他那样将书法笔墨如此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之中。他出生在一个绘画世家,受过严谨的形式训练,他绘画的造型能力为画史所罕见。如他画一只鸟,往往用笔轻轻一勾,活灵活现的鸟儿就会跃现纸上。他流连于佛门几十年,禅宗思想成为他绘画的基本思想。他的人生经历很坎坷,曾经因患狂疾流浪街头达数年,他以水墨画表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

《孤鸟图轴》是八大山人一幅感人的作品,画面左侧伸出一根枯枝,枯枝略虬曲,在枯枝的尽头,画一袖珍小鸟,一只细细的小爪,立于枯枝的最末梢之处。似展还收的翼,玲珑沉着的眼,格外引人注目。孤枝,孤鸟,独目,独脚等,这是多么孤独的世界,八大山人用它来表现人独立的精神。《莲房小鸟》是他67岁时的作品。这幅画画一枝欲放未放的莲花,无根的莲枝,从左侧斜斜地伸出,荷塘、荷叶都被删去,一只从远方飞来的小鸟,似落而未落,欲立而未稳,闪烁着欲动又止的翅,睁着迷离恍惚的眼,一只小脚似立非立于莲蕊之上。一切都飘渺无定,画家借此表达一尘不染的思想。

郑板桥是清代中期一位有很高成就的画家,善画兰、竹、石。如他一幅《墨竹图》,用水墨创造了潇洒的境界,画中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清新气息。

清   郑板桥   竹石图

中国古代画家喜欢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并非因为这些花木比其他花木美,而是因为它们是人的品格的象征。郑板桥正是这样看他的花鸟画的。他在谈到竹画时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齐白石   虾

20世纪中国绘画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在水墨上又有新的创造,如齐白石就是一位出入古今的大师。他的画深受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影响,又有自己的味道。如他善于画虾,他的这类画往往画面只有几只虾,其他部分都是空的,但鉴赏者却感到满纸是水,一片通灵。他的水墨画有一种活的趣味。如他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只是通过山涧中几尾蝌蚪的游动,就传达出了十里山泉的喧腾,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