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作为中国文化 名片 的瓷器(第3/3页)

釉里红缠枝莲纹执壶   明洪武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洪武釉里红三友玉壶春瓶,以釉下红绘出纹饰,腹下有莲瓣纹一周,肩腹间绘有芭蕉湖石、竹丛等小景,如同一幅元代书斋山水,而且平添了一种优雅内蕴的意味。

儒家美学强调温润细腻,但又推崇一种内在的力的冲荡。外表就像平静的水面,几乎不泛一丝涟漪,里面却含有漩涡,冲突在内部展开。这在瓷器中也有体现。

斗彩瓷器,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斗彩创制于明代的成化期。斗彩,要经过两次彩画过程。烧制之前,在白色的胎质上绘以青花轮廓线,烧制之后,再在第一次所绘的画面上,以红、黄、绿、紫等色填彩。

斗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结合。釉下和釉上是彩釉的两种类别,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的彩瓷叫釉下彩;在烧后的瓷器上彩绘,经过二次烘烧,这样的彩瓷,叫釉上彩。斗彩使得釉下彩和釉上彩相映相争,盎然成趣,内藏和外露造成了一种力的冲荡形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团花鸟茶杯,两次上彩,不仅增加了层次感,显然也赋予了它更多的表现力。

造型和画意

瓷器是综合性的艺术,好的瓷器如雕塑,需要有引人注目的造型,对于瓷器欣赏而言,造型往往能先声夺人。

中国瓷器中,有一种白瓷,乳白色的胎质,再饰以淡淡的花纹,有浮雕的感觉。宋代定窑的白瓷最为出名。后代的白瓷多受到定瓷影响。清道光年间的白釉印花小罐,是白色系的瓷器。它的形状虽然与一般小罐没有多大差别,但内部嵌有五色花瓣的暗花,在简洁素雅之外,又暗藏美艳。以它作放棋子的罐子,实在是精美至极。

郊坛下官窑粉青菊花式盘   南宋

中国瓷器还追求画意,瓷器中一般都有图案,这些图案往往取自山水和花鸟画。瓷器艺人多善画。这就像中国的园林,设计者往往是画家。在明清的瓷器上,精美的造型,奇妙的色彩质地,与生动的画面相互引发,别具趣味。

由于受到西方绘画传统的影响,明末清初以来,瓷器绘制中,还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方式,如对光影的追求和对阴影的注意,使画面富有立体感。流行于清时的粉彩就是如此。

哥窑青瓷单把杯   元

粉彩被称为软彩,以区别于那些不注意层次变化的彩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乾隆粉彩九桃图天球瓶,其中所用粉彩不同于以前的彩瓷,这里不取繁复出现的五彩,而是注意色彩的层次变化,注意阴影,画面有立体感,写实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