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 参考书目提要(第2/4页)

Nevius,Rev,J. L.,Demon Possession and Allied Themes,Chicago:Revell,1898,3rd edition with corrections and supplement,X+p. 520. 此书为一美国传教士在华四十年所搜集之例子。彼对于妖怪附体别无更好之解释。彼认为科学对此问题实无法解释。著者并且认为妖怪附体并非歇私退里亚(hysteria)(即歇斯底里——编者注)、癫狂(delirium)、发狂(mania)等之表现。著者并且表示莫明其妙。因为疯狂等病症在中国亦有其名称,与妖怪附体不同。著者亦曾与若干医生讨论此事,结果不得要领,故深信恶魔附体之事。作者谓:“在中国职业之魔鬼(Professed demon)每以神自命,称其所附之人为我的香头。”(见186-187页)本书并记一香头(Hiang-to)与著者之谈话(见396页)。著者并与香头所降之神谈话。神曰:“如果我的香头愿意作一个基督徒,我便弃之而去!”著者分附体之症候为三类:1.自动的、历久的、一致的所产生之新人格,自称为神,称患者为香头。2.具有知识及智力,非患者常态时所具有者,更非病理之假设所能解释。3.患者之道德品行完全改变。著者之例子,几乎完全采自中国基督教士之书面报告。美国之各医学杂志对于本书攻击甚力,Andrew Lang曾有提及。

Park,W. Z.,Shamanism in Western North America,Wisconsin:Banta,1938,Ⅷ + p. 166. 本书共分四章:问题之范围及萨满教之定义、Paviotso部族之萨满教、西北美洲之萨满教复体、结论。著者注重萨满教在地理上之分布与形势变异之关系。

Shirokogoroff,S. M.,Psychomental Complex of the Tungus,London:Kegan Paul,1935,XXI + p. 469. 本书分为绪论、第一篇正面之知识(Positive knowledge)、第二篇假设、第三篇假设之实用结果、第四篇萨满教及结论。第四篇包括十二章:所调查之团体心理情形、群众及个人之精神病(psychosis)及其调节、普通萨满教、萨满教史及其初创形式之假设、萨满之用具、萨满之仪式、萨满仪式之分类、萨满仪式之分析、萨满之成因、萨满、萨满(续)、萨满教之现状与将来。本书侧重心理学之研究,以萨满教为一复体(complex),并以通古斯及满洲之萨满教当做一民族志之现象现究。

Shirokogoroff,S. M.,“What is Shamanism?”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Shanghai,pp. 275-279(Vol. Ⅱ,No. 3 May 1924)and pp. 368-371(No. 4 July 1924). 本文系一讲演稿,对于萨满教阐述尚称详细。作者之资料多得自通古斯(Tungus)族之萨满教。在通古斯族中盛行之精灵论(spirit Theory),解释精灵如何附萨满体而有所行动。此种理论直可谓为通古斯族之普遍科学,因其为哲学及宇宙之体系。其中一部分系受中国及俄国之影响。总而言之,系脱胎于精气信仰(animism)。著者于结论中谓即在欧洲人之中,精气信仰、精气信仰之哲学、精气信仰之思想模式仍未尽绝,例如有许多种神秘主义即有此意味。总之,现在科学之发展对于此类问题仍多有未能解决者。

Underwood,H. G.,The Religions of Eastern Asia,New York:Macmillan,1910,IX + p. 267. 著者为一美国传教士,于朝鲜布道。此书泛论中国、日本、朝鲜之宗教,再逐一与基督教比较。其观点乃系自基督徒出发。书分六章,第三章论朝鲜之萨满教。材料方面尚可供学者参考。

Wallis,W. D.,Religion in Primitive Society,New York:Crofts,1939,IX + p. 388,Plates and Illustrations. 本书为比较宗教学之著作,共分二十章,每章以一专题为中心,而描述各部族中之差异,颇为详尽。最后附有每章之参考书目及全书之总参考书目,极为完备,为本书增色不少。作者完全处于人类学之立场,并不提出宗教真伪之问题,仅叙述宗教形式与信仰及行为间之文化和心理之意义。

姚从吾:《成吉思汗时代的沙曼教》,《治史杂志》第一卷第一期,国立北京大学史学会,1937年3月,第十八页至二十七页。本文共分二节,第一节说明在成吉思汗时代,萨满教为蒙古部族之普遍信仰;第二节说明萨满教就是巫教。

余文豪:《说楚辞九歌中的巫》,同前,第五十页至五十七页。共分五节:巫教与萨满教、巫、九歌中的神、祭祀与迎神、结论。

张锡纶:《清代的堂子与沙曼教》,同前,第一一一页至一一六页。共分五部分:堂子是什么、堂子祭祀的神、堂子与坤宁宫、堂子与跳神、堂子与沙曼教。

黄石:《满洲的跳神》,《民俗学集镌》第二辑,中国民俗学会,1932年,第一页至十八页。本文系从清人之杂记文籍中搜集关于满洲跳神之资料,加以编述,并无个人创见。著者并于民间跳神有诽谤之辞,对于巫术亦有偏见,故本文不能认为是一篇科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