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 参考书目提要(第3/4页)

田中香涯著,秋子女士译:《巫娼考》,同前。本文述日本巫女兼做卖笑妇,并述及古代巫女为卖笑妇之始祖。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共六卷,乾隆四十二(1777)年。奉敕撰,所录皆国家肇造以来旧制相沿之祀典,凡祭期祭品仪注祝词,一一详载。

钮祜禄氏静园索宁安手撰:《满洲祭天祭神仪注》,嘉庆元年(1796)丙辰仲春。见《满洲四礼集》第一册。

北谷撰:《满洲家祠祭祀仪注》一卷,见上书册五。

《钦定满洲跳神还愿典例》一卷,乾隆十二年(1747)七月钦定。道光八年(1828)觉罗普年敬谨重刊,板存琉璃厂厂桥西边路北复古斋,每本刻字铺工价二百文。

《大清会典及会典则例》,康熙年间纂修。雍正二年(1724)重行纂辑,乾隆二年(1737)、嘉庆二十三年(1818)、光绪二十五年(1899)补修。

《大清通礼》,乾隆元年(1736)敕撰,二十四年(1759)完成。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加修辑,全卷五十四。

《礼部则例》,清代则例每十五年增辑一次。

《皇朝文献通考》及《皇朝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共三百卷,《皇朝续文献通考》共三百二十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成。

震钧:《天咫偶闻》,光绪三十三年(1907)刊行。全十卷,第二卷载“堂子”一条,最末载著者家庭祭神仪式。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为研究清代掌故之重要文献,记载满洲跳神礼甚详。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八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行。第三卷卷首论跳神,并论满洲之萨满祭祀。

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共二十六卷,余录十卷,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本。关于“堂子”及“坤宁宫”有详细之记载。

吴庆坻:《蕉廊脞录》,八卷,1928年,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有关于“堂子”之记载。

陈宗藩:《燕都丛考》(第一、二、三编),三册,附图,引用书目、勘误表,北平后门内米粮库陈宅发行,1930年出版。

[清]吴振臣:《宁古塔记略》,一卷,见《昭代丛书》第七十九册。著者为吴江人,曾至吉林宁古塔,在本书中叙述该地跳神之俗颇为详细。

[清]方拱乾:《宁古塔志》,一卷,见《昭代丛书》第二十三册。此书曾列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更名《绝域纪略》,但略有节删。著者乃清康熙年人,晚年因事至边徼,居宁古塔多年,后得还桐城故乡,此书纪所见闻。

[清]杨宾:《柳边纪略》,一卷,见《昭代丛书》第一零七册。本书亦提及在吉林地方,满人跳神之仪式。

[清]方式济:《龙沙纪略》,一卷,见《昭代丛书》第六十五册。著者曾因故居留黑龙江多年,本书述其见闻,其中述及当地跳神之俗。

[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六卷,见《观自得斋丛书》第八至九册。本书有关于满洲萨满跳神治病之俗。

[清]昭梿:《啸亭杂录》,十卷,续录三卷,见《说库》第四十八册至五十一册。著者为前清礼亲王,本书叙述满洲宗室跳神之仪甚详。

[清]萧奭龄:《永宪录》,一卷,见《古学汇刊》第六册。本书记有康熙巡幸回宫,行跳神仪式。据云清廷跳神不仅为每年例典,如逢远行、病愈,亦行跳神礼以酬神。

石桥丑雄:《论北平之萨满教》(日文),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出版,1934年,二三四页。本书共分十七章。第一章“绪言”,作者指出萨满教即“喇嘛之黄教”。第二章“萨满教之我见”,认为萨满教建筑在多神教与自然教(Naturism)的基础上。第三章讲“萨满教在北京之祭祀史”,叙述辽金元历代的祭仪。第四章讲“清代天子之萨满教祭祀”,其中分“祭仪”和“祭祀的遗址”两部分。第五章讲“宗室及觉罗之祭祀”。第六章讲“满洲旗人之祭祀”。第七章讲“蒙古旗人之祭祀”。第八章讨论“祭神”。第九章讲“萨满太太(女萨满)及男萨满”。第十章讲“祭祀时所用歌词”。第十一章描写“祭器、祭具及供献”。第十二章论“沙锅居”(白肉铺)之由来。第十三章论“巫觋”。第十四章讲“萨满教之神像”。第十五章论“白挂纸”(即北平俗称之“挂钱”)。第十六章介绍关于“萨满教研究之汉文文献”。第十七章“结论”。偏重于历史的考证,并且说明萨满教在清季盛行,清末逐渐衰微,民国以来几乎废绝。本书第十三章论巫觋,与我们现在的研究关系最为密切(见附录三)。

永尾龙造:《支那民俗志》(日文)第一卷,支那民俗志研究会,1940年,六七二页附索引三十一页。本书分二部,序篇论支那年中行事之概要。第一篇论正月。第一篇第二章的第一项,五,论及五大门。但是极其简单,仅提到狐、黄、白、柳、灰之名,并述五大门对于农产收获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