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簿、暂住证、单位介绍信,一个都不能少——户籍制度(第3/4页)

申请“过所”也要找里正办理,首先呈上您自己写的材料:

开元六年某县民唐穿请给过所牒

某县某乡村/坊/里丁男 唐穿 年叁拾一 奴阿麦年拾捌家生 因歉收无济 与胡商米失芬为作人往长安 (这是写明您和家奴的籍贯、年貌、出门原因和目的地)

恐所在关镇守捉,不练情由,请给过所。(恐怕经过的地方不知道我的情况,发生留难,所以请给我开个介绍信)

保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五人:唐穿所将人畜,保并非寒盗诓诱等色。(要找五个乡邻作保,证明您带走的人畜来路合法)

妻张三三款:夫唐穿去后,所有户徭一事以上,并请三三祇承。(要找一个您近亲的男丁或者户主,来承诺您走以后,如果在下次交税服役前回不来,那么您的赋税由他/她来承担) 

开元六年某月某日

里正接到这个牒文,先核实一下里面写的情况是否属实,如果属实,签字往上一级官府(县衙)送过去。县里负责这个工作的是县尉,他也要再核查一下情况,签了字再往州郡一级的官府上报。

州府负责审核发放“过所”的官员是“户曹”,他根据县里上报的材料来判断是否应该给您开具介绍信,如果材料不完整,他会用书面形式要求县里继续调查、上报、补充情况,直到他决定是否给您开信为止。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的时候,官府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您的申请报上去没几天,“过所”就批下来了,基本上是把您写的东西照抄一遍,后面有负责的官员批示“任去”,还有签名和州郡官府的公章。

不过呢,您会发现这个“过所”,八成已经跟一卷长长的纸券粘在一起了。那个纸卷,就是雇佣您的胡商驼队的“过所”。他们在出发地申请下这玩意儿以后,每过一地,都要上交给官府检查签字盖章、补失查漏,所以走过的地方越多,前后续加的公文越长。

这卷珍贵重要的介绍信,当然要由您的雇主米失芬收着。趁他还没拿走,您赶紧先瞅几眼。

昭武米国萨保米失芬  年肆拾叁

侄男意奴 年叁拾

译语人 安禄山 年贰拾

奴信子 年贰拾陆

奴归命 年贰拾贰

奴捧鞭  年贰拾贰

奴逐马 年拾捌

婢春儿  年贰拾

婢绿珠 年拾贰

婢失满儿 年拾肆

右件人见连来文(以上这些人都是开始出发时登记在原始证明上的)

侄男 安奴 年贰拾贰

奴 忽陀 年贰拾

奴 白沙 年拾肆

右件人过碛亡失 (这三个倒霉悲催的在沙漠里失踪了)

作人 唐穿 年叁拾一 

奴阿麦 年拾捌

右件人于此雇得,见有市券,不是压良浮逃人等(这两个是在本地雇的,附上雇工合同,保证来路合法)

马捌疋 一乌骠草八岁 一枣骝父九岁 一骢草八岁 一佶父六岁 一骢敦六岁 一骝父七岁 一骠父二岁 一骢父二岁

驼贰拾贰头……

(中间大段大段的牲畜财产登记,就别看了,咱跳到卷后,看那长长的审核勘查记录)

悬泉守捉官高宾 勘西过

常乐守捉官果毅孟进 勘西过

苦水守捉押官辛五用 勘西过

盐池戍守捉押官健儿吕楚 勘过

东亭守捉健儿王颁逸 勘过……

这些就是米失芬一行在唐朝的过关记录。按唐朝的规定,行人过险要地方的关卡和过河码头的时候,守卫必须要查勘每个人的“公验”,查完没有问题就签字盖章留记录,以备万一出事后追究责任。然后,行人进入州县、城市,也有可能被要求出示“公验”勘察。

一般情况下,“过所”的有效期是从签发日期开始的三十天之内,过期无效,抓住就打。不过好在申请延期比较容易,只要有正当理由,往所在地官府上报一下,官府一般都给批准延期。

比如您这一行经过二十多天的跋涉,才到了长安,买卖货物又需要一定时间,铁定不可能在几天之内返回原籍,那么就得赶紧去找您在长安暂住地的当坊里正,向他申请“过所”延期。延期以后的“过所”,就能当暂住证来使用了。当然,每个月都申请一次延期实在是很麻烦,但朝廷定出这样的规矩,就是为了催促您尽早返回原籍—今年的租子还没缴呢!

除了欺负普通百姓的“过所”以外,这一路过关勘验的时候,您还看见了不少形形色色的其他“公验”,比如,有个南方人上任的时候,在关门口向守卫出示“告身”,也就是朝廷给官员的委任状。

门下:《春秋》之义,尚量卿才。王国克桢,莫先相位。用增其命,必正其名。……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兼修国史紫金鱼袋上柱国曲江县开国男张九龄,经济之才,式是百辟。……既枢密载光,而亲贤称首,审能群会,所莅有孚,宁惟是日畴咨,故以多年历选,国钧系赖,邦礼克清,宜命曰鼎臣,置之廊庙。……九龄可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令,集贤院修国史勋如故。……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