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吃(第3/4页)

再来一笼既好看又好口彩的“水晶龙凤糕”。这是糯米做成的糕,糕面用枣子镶嵌出龙凤形状,上笼大火蒸至糯米爆花就可以吃了,米糕白亮如水晶,配上红莹莹的枣子,喜气洋溢啊。

说了半天,不是面食就是米糕,有没有不带主食的蒸点?

有,有,您看这款“葱醋鸡”,就是用葱和醋给鸡肉去腥解腻后上笼蒸熟的……这边还有一笼“西江料”,是用西江猪肩肉剁碎蒸出来的大肉丸子……那儿还有一道“暖寒花酿驴蒸”,是用黄酒蒸得极糟烂的驴肉,冬天吃来祛寒气最妙啦。

呃,您说鸡肉猪肉也还罢了,您不喜欢狗肉驴肉之类偏僻奇怪的东西?那个……那您别往这边走了,这边没啥“分装蒸腊熊”之类的野生动物,真的……

蒸制的食物我们就看到这里好了。话说您不是喜欢烘焙吗?唐朝也有烤出来的点心哦!虽然海绵蛋糕是不用想了,但烤个饼啊面啊还是可以的。

烤炉在厨房的另外一个角落里,您看看,好巨大的一座呢。这种大烤炉叫“公厅炉”,很多官衙里都有,是用来供给大食堂的,需要一次做出大量食物来给很多官吏同时吃,所以容量惊人。现在炉子旁边放着不少已经烤好的点心,这一盘长圆形的像鸡卵一样的烤饼,里面是有馅的,这叫“曼陀样夹饼”,“曼陀”又叫“风茄儿”,饼的形状是在模仿这种植物的果实。

烘烤的点心往往有模具,唐朝点心也不例外。这一盘金黄色的像铃铛一样的点心,是面粉里搅拌了酥油,灌进模子里烤出来的,嚼在嘴里也是酥脆有声,说不定跟后世一道叫“炸响铃”的菜有点亲戚关系……我说笑话呢您别当真。

当然啦,烤炙的食物也不限于面点。在您那食账里,“光明虾炙”是烤活虾,“升平炙”是烤三百条羊舌鹿舌拌在一起吃,“箸头春”是烤活鹌鹑,“格食”是烤豆粉裹羊杂,这些都算小意思。烤食里最壮观的是这道,当当当当,烤全羊!

您说在食账里找不到这个名字?呃,这只外焦里嫩、香气喷涌的羊同志在食单里叫作“红羊枝杖”,有点怪哈。

“枝杖”是四腿四蹄撑着烤羊身的意思,“红羊”呢,因为古人迷信,以为丙午、丁未两年容易有大灾,“丙丁”为火,“未”为羊,所以叫“红羊劫”。既然这只烤全羊是献给皇帝的,自然要取个吉利话,总的来说,您就理解为“吃了这只烤全羊能消灾化劫”就好了。

除了面点和肉类,甜食也能烤制出来。食账里有个很好听的名目叫“玉露团”,是用豆粉烤干,配龙脑、薄荷等香料蒸入味、凝结成霜粉,再拌糖蜜酥酪压进雕刻木模子里印花。另一味“甜雪”,也是加蜜烤制的白色面食。

烤制食物看得差不多了,那边还有一组煎炸大灶,娘子您这边来。

站这儿就好,别走太近了。灶上只有一口大铁锅,锅里盛了不少猪油羊油,正在吱吱地煎炸食物,时不时往外迸点油星。就算油星溅不到您身上,这唐朝厨房里可没有吸油烟机,您离太近了不觉得呛得慌?这地方待久了,自己都快变成熏肉点心了吧……

您手上的食账里,用油煎炸的食物也不算少。比如列第三位的那个“巨胜奴”吧,看名字是真猜不到啥模样,到灶前了,才发现就是油炸的黑芝麻馓子嘛。

用酥油、蜜水和面,拉成细面条状,面条外层沾上黑芝麻(胡麻黑者名“巨胜”),重叠扭成粗辫子下油锅炸熟,这种食物当时又叫“寒具”,后世被称为“馓子”,现在还是西北地区常见的小吃呢。

油炸的点心,往往会起个比较奇怪的名字,像食账上的另一味“见风消”,做法是把糯米捣成粉,跟蜜汁、酒酿、糖一起揉成薄皮,稍烤一下,挂起来晒干。等吃的时候,一片片揪下来扔油锅里炸熟,捞起装盘上桌,又甜又脆,入口即消,一边看电视——呃——一边看歌舞表演一边喝酒一边当零食吃正合适。

做法类似的还有一味“过门香”,是把各种能炸食的米皮啦,面片啦,肉干果干啦,通通切成薄片,投入沸油里一烫即出,各种香气喷涌。再有一种叫“雪婴儿”的,呃,这个,您先做好心理准备再看啊。

招呼一声,厨役端来一盘油炸物,您瞥眼一瞧,不由得五雷轰顶,唐僧附身,悲愤高呼:“这明明是未满三日的孩儿,怎么能吃人!拿走!拿走!善哉,善哉!”

咳,我大唐群众没这么重口啦,没灾没难的,谁家吃人肉当点心啊。您再仔细看看,这些小人儿是青蛙做的,用细豆粉糊在蛙骨蛙肉上,下锅油炸出型,捞上来就像白胖胖的小婴儿一样。当然,吃青蛙也挺残忍不环保的,而且用“婴儿”来命名点心,细想想背后含义还是不大对劲儿……咱别看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