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自己的书房了!不过房里没有线装书!【中古书籍】(第2/3页)

解开系带,右手捏住书皮首端,左手把书卷慢慢往左展开,一行行竖写的工整字迹依次序展现在您眼前。如果这卷纸是黄色的,那么可能纸张经过了“入潢”这道工艺,就是把纸浸入到黄檗汁液里染泡再晾干,可以有效地防止虫蛀腐朽。敦煌的唐代纸卷能经历一千多年不坏,也得益于这种工艺。此外,我们现在还经常使用的“装潢”这个词,来源也是卷轴书的外观处理程序。

纸卷完全展开以后,在末尾那里,您终于能看到“书轴”的全貌了。这一般是根不太粗的木杆或竹筒,纸卷的末端裁成梯形,粘缠在这根轴杆上,收起书时以它为轴心向前卷动。普通廉价书籍也就粘一根硬木杆随便用用,稍微讲究点的,会给轴身两头另装上“轴头”,用木头雕出好看的形状,涂上油漆啥的。因为两端的“轴头”是始终突出在整卷书之外的,把它们搞得讲究些,整卷书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轴、卷、褾、带、签,这都是卷轴式书籍的组成部分。隋唐皇室藏书非常追求外表华丽精致,比如唐代“经、史、子、集”四库的藏书,“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也就是用镶嵌金宝的白色象牙做书轴,书皮连着的系带是黄色的,象牙标签染成红色。另外三库的藏书则是:“史库书:钿青牙轴,缥(青白色)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注34]

把您手里这卷书仔细卷好、扎紧褾带放回帙囊里去,顺手再取一柱更厚的卷子出来吧。这次当您展开书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困难,那就是——遇到了一位话唠的作者,这卷书的字数太多、粘在一起的纸太长了!您双臂伸展到最大程度,也没能把卷末的文字显露出来让自己看到,这怎么办呢?

一个办法是右手把卷头向内折,在无书轴的条件下把纸在手中卷起来,也就是“左手拉,右手卷”,这还挺考验技术的。另一个办法是使用“书几”或者叫“卧读书架”,这是专为读卷轴书设计的一种工具,形状有点像烛台,方座立柱上一根横木,两端各有一个圆托,圆托里侧则为短柱,柱上两个可以启闭的小铜环。若展卷读书,便可启开铜环,放入卷轴,慢慢转动,解放双手。这是精巧雅致的文房器具,也相当昂贵,普通读书人就别指望了。

过长的书卷还有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如果你一次读不完这么多字,念到中间某处就得停下,过一段时间回来重新往下读,寻找这个“中断点”得花不少时间。想想我们现在读的这种“册页式书籍”,你可以在中断点夹一片书签,或者把书页折个角做标记,“卷轴书”可没法夹签也没法折角。

总之,随着社会文化累积越来越丰富,长篇大论的文章和大部头书籍不断涌现,传统的“卷轴书”已经显示出不太适应发展变化的一些缺点。这样,唐朝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书籍形式,它们是现代“册页书”的前身,不过跟我们在电视上熟悉的那种“线装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一种叫“经折装”,样子比较像清宫电视剧里大臣们给皇帝上的“奏折”,虽然展开来也是一长条纸,但是折叠起来一面一面翻看的,页面大小固定,往里夹书签也有了可能性,封面封底可以粘裱上硬皮,存放和保护都容易。“经折装”这种形式到现在还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您走在繁华大街上,手里经常被硬塞入的小广告,或者一些产品的说明书,往往就是这种折叠免装订的印刷品。

另一种叫“旋风装”,这个也分几种,技术细节各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在整体上保持了“卷轴”的一长条形状,中间又粘连了很多可以单独翻动的册页。从中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的东西。

一页一页单张成书的灵感来自哪里呢?现代学者大部分认为是随着佛教从印度半岛传入的。佛教发源地没有纸张,和尚们开始是把经文写在一种宽大的“贝多树叶”上,一张张写满字的树叶摞在一起,上下各用一块木板夹住,就成了一部经书,这种叫“梵夹装”。这种图书形式也启发了唐及以后的中国书籍,使人们认识到书籍并非只有“卷轴装”一种方式,纸张也可以像贝多树叶一样单独成页、装订成册。当时最早的单独书页也被叫作“叶子”。

不过尽管说得热闹,您游目四顾,看看自己的书房,很可能连一本“经折书”“旋风书”都找不出来。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图书,特别是儒家经典,都还是传统的卷轴式,那些形状奇怪的异端书,基本全集中在佛经等宗教宣传品上。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促成了我们现代的“册页书”全面取代“卷轴书”呢?这个简单地说,是雕版印刷术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