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寸草心报三春晖:中华母亲节(第3/5页)

亲子之互爱是人类爱心的起点和基石,也是道德启蒙的起点和基石。仁爱之心、博爱精神,都是这种爱心的推衍和升华。珍惜这种爱亲的情感体验,把它培育起来,推展开来,就会养成健康发达的爱心和德性。人的道德情感是发散到四面八方的,不会只是单向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真正的孝子总是个厚道的人,有德性的好人。

人类的美好感情,包括体验和感受感情的能力,需要精心保护、加意培养。如果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太阳”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对亲情已经麻木、不会感知爱,那就不懂亲情回报、不会报答爱。从小以个人为中心、不懂得孝亲,长大后就是自私的人、不懂得奉献。

有人说我们天天都在行孝何必专设个节呢?设立中华母亲节,就是为了让天下父母的爱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让人认真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个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的节日。许多学校过中华母亲节时都让学生请母亲来一起过,专设一项“跟妈妈说句知心话”。一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对妈妈说:“妈,你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都给我吃了。”母亲热泪盈眶,说:“孩子懂事了,没有白疼他。”是的,他从自己的童心体悟到母亲是怎么爱他的,对于他,这是个发现,也是个铭记,必然会萌发如何回报之念。把平时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的母爱,借此节日,思索、体认、领悟,年复一年,积累、加深、积淀,在心田里扎根、生长、开花,养成孝心、爱心、仁心。从这里可以看出节日的功能。

另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你享福!”对于他,这是个许诺,也是个誓言,颇有小男子汉的气概。我问西方朋友,你们的孩子会向母亲说这样的话吗?回答说:不但没有这样的话语,而且没有这样的观念。这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中华母亲节有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特色,不是异质文化的母亲节所能取代的。2014年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孝道》微电影选题研讨会上,我介绍了上述“小男子汉”对母亲的孝心,大约过了两个多月,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综合频道、第三套综艺频道、第十三套新闻频道,在每天几次的新闻节目后,就以公益广告的方式播出这种场面。连续播了两个多月后,又拓展成三部曲:第一景,年轻的妈妈抚摸着孩子,憧憬未来说:等你长大了我就享福了。第二景,中年母亲充满期待地对大孩子说:等你结婚生孩子了我就享福了。第三景,小孙女对两鬓斑白的老人说:奶奶,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你享福!这时屏幕上出现八个大字:“别让等待成为遗憾。”这使人想起中国的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孝亲是最不能等待的。中国母亲的母爱是全天候而且终身的,抚养好第二代还接着抚育第三代,献了青春还要献终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哪!我们不能对不起她们,不能让她们的期待落空!

中国传统称自己的生日是“母难之日”,径称“母难”,表明自己生日不忘母亲养育之恩。以孟母生孟子之日作中华母亲节,推而广之,每个人的生日都要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都是自己的母亲节。北京市通州区的许多小学开展“我的母亲节”活动,每人一本“我家的母亲节”小本子,记录下自己的孝亲言行,把中华母亲节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把学校教育同家庭践行连接起来,展现了中华母亲节的魅力。

异质文化的母亲节难于传承中华孝道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是综合性、多义性的,缺少单项突出的人伦主题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而现代社会又很有表达这种人伦感情的需要,于是西方的此类节日就乘虚而入。但异质文化的母亲节难于承担传承以上两方面中华传统之任。

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流淌着自己民族文化的血液,承载着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美国母亲节是美国文化的产物。最初提出此设想的贾维斯夫人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美国南北战争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述美国南北战争中捐躯英雄的故事,她提出应当设立一个母亲节,以慰藉为国贡献出英勇战士的母亲们。她愿望未实现便逝世了。她的女儿安娜·M·贾维斯(1864—1948)终身未婚,一直陪伴母亲身边。1907年,安娜正式发起创设美国母亲节,得到教会、教堂的支持,她的纪念活动与教会仪式相结合于五月份的第二个礼拜天在教堂举行。经过七年的努力,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美国母亲节就定在五月份的第二个礼拜天。从上述可见,美国母亲节同美国历史、美国宗教有不解之缘,有美国文化的印记。在世界多数国家未设母亲节的情况下,随着强势文化的推行,有些人跟着过美国的母亲节。欧洲文化跟美国文化很密切,但许多欧洲国家仍有自己的母亲节:英国母亲节在三月份。法国1928年才设立母亲节,也没有跟着已有的美国母亲节,而是定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瑞典也是。匈牙利、葡萄牙、西班牙等也没有跟美国。亚洲国家印尼、韩国等都没有取同美国,泰国到1976年还宣布8月12日为自己国家的母亲节,朝鲜2012年确定11月16日为自己国家的母亲节。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以3月21日“春分”为母亲节,都植根于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