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第4/6页)

二十六年,魏惠王包围邯郸,赵王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救赵和不救赵哪个有利?”驺忌子说:“不如不救。”段干朋说:“不救是不讲道义,而且对我们不利。”威王说:“为什么呢?”段干朋回答说:“魏国吞并邯郸,这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救赵并且把军队开到邯郸郊外,这样赵国不被攻伐而魏军得到保全。所以,不如向南进攻襄陵使魏军疲惫,魏军即使攻占邯郸,我们也可以利用魏军的疲惫使它受挫。”威王采纳了他的计策。

从此以后,成侯驺忌和田忌不和,公孙阅对成侯驺忌说:“你为什么不谋划进攻魏国,那样,田忌一定为将。如果战胜有功,那是你的谋划正确;战而不胜,田忌不是死在前线就向后溃败,那他的命就握在你手心里了。”于是成侯建议威王出兵,派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郸陷落,齐国趁机攻打魏国,在桂陵大败魏军。于是齐国成了诸侯中最强的国家,自称为王,对天下发号施令。三十三年,威王杀了他的大夫牟辛。

三十五年,公孙阅又对成侯驺忌说:“你为什么不派人拿十斤黄金到市上去占卜,说‘我是田忌的人。我们三战三胜,声威震天下。想要举大事,是吉利还是不吉利’?”占卜的人走后,就派人逮捕为他占卜的人,在威王面前验证占卜人说的话。田忌听到这一消息,就率领他的部下袭击临淄,捕捉成侯,没有战胜就逃奔了。

三十六年,威王去世,儿子宣王辟瞗继位。

宣王元年,秦国任用商鞅。周王把霸主的称号送给秦孝公。

二年,魏国讨伐赵国。赵国和韩国友好,联合攻打魏军。赵军不利,在南梁战败。宣王召回田忌恢复他原来的职位。韩国向齐国求救,宣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救好还是晚救好呢?”驺忌子说:“不如不救。”田忌说:“不救,韩国受挫将归属于魏国,不如早去救它。”孙膑说:“韩、魏的军队尚未疲惫就去救它,等于我们代替韩军承受魏军的打击,到头来反而要听从韩国的指挥,况且魏军有攻破韩、赵的打算,韩国看到亡国的危机,必定到东边再次向齐国求救。我们趁机和韩国结成亲密的关系,又可以晚承受魏军的打击而避免疲劳,这样,齐国就可以获得厚利并得到受人尊敬的名声。”宣王说:“好。”就暗中告诉韩国的使者并把他送回国。

韩国因为仗恃齐国就和魏军交战,结果五次战斗都没有胜利,因而向东投靠齐国。齐国趁机发兵,派田忌、田婴为将军,孙膑为军师,援救韩、赵而攻击魏国,在马陵大败魏军,杀死魏将庞涓,俘虏魏太子申。这以后,三晋的君王都通过田婴引见,在博望拜见齐王。结盟后离去。

七年,和魏王在平阿南相会。第二年,又在甄城相会。魏惠王去世。次年,和魏襄王在徐州相会,诸侯互相称王。十年,楚军围攻我国的徐州。十一年,和魏军联合进攻赵国,赵军决开黄河水灌齐、魏联军,齐、魏退兵。十八年,秦惠王称王。

宣王喜爱文学和善辩的游士,从像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一类人算起就有七十六人,都赏赐给他们宅第,封为大夫,他们不承担政事而专门谈论学问。因此齐国稷下的学者又大增,将近好几百甚至上千人。

十九年,宣王去世,儿子盡王地继位。

盡王元年,秦国派张仪和诸侯的执政大臣在齧桑相会。三年,把薛地封给田婴。四年,从秦国迎娶夫人。七年,和宋军联合攻打魏国,在观泽打败了它。

十二年,进攻魏国。楚军围攻韩国的雍氏,秦军打败楚将屈丐。苏代对田轸说:“我有事愿意拜见先生,这件事非常完满,能使楚国对先生你有利,办成是福,办不成也是福。今天我站在门口,有人谈到魏王对韩冯、张仪说:‘煮枣即将失陷,齐兵又来进攻,先生来救寡人,城就可以保住,不救寡人,寡人无力阻止被攻拔。’这只不过是婉转的言辞。秦、韩两国不派军队东向救魏,十几天以后,魏国就会转向韩国服从秦国,秦国驱逐张仪,拱手侍奉齐、楚两国,这样,你的事就成功了。”田轸说:“怎么使秦、韩两国不向东派兵呢?”苏代回答说:“韩冯救魏的言辞,必定不对韩王说‘冯是为了救魏国’,一定说‘冯将利用秦、韩的兵力向东打败齐、宋两国,冯聚合三国的军队,利用楚将屈丐的失败,向南要求楚国割地,所以失地一定能全部收回来’。张仪救魏的言辞,必定不对秦王说‘仪是为了救魏国’。一定说‘仪将利用秦、韩的兵力向东抵抗齐、宋两国,仪将聚合三国的兵力,利用楚将屈丐的失败,向南要求楚国割地,名义上是保存危亡的国家,实际上是攻占三川而后返回,这是王者的大业’。先生让楚王给韩国土地,让秦国调解两国议和,对秦王说‘让楚国给韩国土地,而秦王在三川一带陈兵施威,韩国就可以不用兵而从楚国得到土地’。韩冯向东进兵的言辞对秦王怎么说呢?就说‘秦国不用兵就得到了三川,进攻楚、韩两国使魏国处于困境,魏不敢向东靠拢齐国,这样就孤立了齐国。’张仪向东进兵的言辞怎么说呢?就说‘秦、韩两国想得到土地而按兵不动,声威震动了魏国,魏国不想失去和齐、楚的关系是为了有靠山’。魏国转向秦、韩两国,却又讨好齐、楚两国,楚王想让魏王侍奉他而又不给韩国土地,先生让秦、韩两国不用兵就得到土地,这是对两国的大恩德。秦、韩两国的国王受韩冯、张仪的欺骗,向东派兵迫使魏国顺服,先生可以稳操胜券任事于秦、韩两国,这就是秦、韩两国喜爱先生而憎恶张仪花费金钱太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