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第2/6页)

皇上发布命令说:“我不忍心用法律来对付淮南王,请你们和列侯、二千石官员商议。”

臣张仓、臣冯敬、臣逸、臣福、臣贺冒死进言:我们和列侯、二千石官员夏侯婴等四十三人商议,都说:“刘长不遵守法度,不服从天子诏令,竟然暗中聚集同党和谋反的人,优厚地豢养亡命之徒,想要借此有所作为。”我们讨论,依照法律定罪。皇上发布命令说:“我不忍心用法律对付淮南王,赦免刘长的死罪,废掉他的王位吧。”

臣张仓等人冒死进言:刘长犯有严重死罪,陛下不忍心用法律制裁他,施恩赦免,废掉王位。我们请求让他在蜀郡严道邛莱山邮舍居住,送他的姬妾中有孩子的随同居住,县署为他们修建房屋,全部供给粮食、柴、菜、盐、豆豉和做饭、饮食的器具以及席子、草垫子。我们冒死请求,请求把这事布告天下。

皇上发布命令说:“考虑供给刘长每天肉五斤,酒二斗,让原来受过他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同他居住。其他都准奏。”

全部诛杀了参与谋反的人。于是就遣送淮南王,用披着黑衣的槛车来载运,命令沿途各县依次接送。这时袁盎劝谏皇上说:“皇上平时放纵淮南王,不给他配置严格的太傅和国相,因此到这地步,况且淮南王为人刚烈,如今突然摧残他,我害怕他仓猝之间遇到风寒就会病死,陛下将有杀弟的名声,怎么办!”皇上说:“我只是让他受点苦罢了,现在就让他回来。”沿途各县传送淮南王,都不敢打开槛车的封门。淮南王于是对侍候他的人说:“谁说你老子我勇敢?我哪里能勇敢!我因为骄纵的缘故没听说自己犯了罪过而到这个地步。人生一世,怎么能像这样郁闷呢!”于是绝食而死。到了雍县,雍县县令打开封门,把淮南王的死讯告诉皇上。皇上哭得很悲伤。对袁盎说:“我没听您的话,终于死了淮南王。”袁盎说:“这事无可奈何,希望陛下自己想开一点。”皇上说:“对这事怎么办呢?”袁盎说:“只有斩杀丞相、御史大夫来向天下谢罪才可以。”皇上就下令让丞相、御史大夫逮捕查究沿途各县不肯打开封门和送给淮南王食物的人,一律处死示众。于是拿埋葬列侯的礼仪把淮南王葬在雍县,安排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

孝文帝八年,皇上怜惜淮南王,淮南王有四个儿子,都七八岁,于是封他儿子刘安为阜陵侯,儿子刘勃为安阳侯,儿子刘赐为阳周侯,儿子刘良为东成侯。

孝文帝十二年,有人编造歌谣歌唱淮南王说:“一尺麻布,还可以缝衣;一斗谷子,还可以舂米。兄弟两人,不能相容。”皇上听说了,就感叹说:“尧、舜放逐自己的家人,周公杀死管叔、蔡叔,天下人都称赞他们圣明。为什么呢?不因私情而损害公义。天下人难道认为我是贪图淮南王的封地吗?”于是调城阳王掌管淮南王原来的封地,而追加尊贵的谥号给淮南王,称厉王,设置陵园仍旧和诸侯王的礼仪一样。

孝文帝十六年,调淮南王刘喜恢复为原城阳王。皇上怜惜淮南厉王废弃法令不遵循正道使自己失去封国而早死,于是立他三个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都又获得厉王时的封地,由三家共分享。东成侯刘良在这以前死了,没有后代。

孝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反叛,吴王派使者到淮南,淮南王想派兵响应他们。他的国相说:“大王一定要派兵响应吴王,我愿意任将领。”淮南王于是把军队委托给国相。淮南国相带领军队后,便守卫着城市,不听从淮南王而为朝廷效劳,朝廷也派曲城侯率领军队救助淮南:淮南国因此得以保全。吴王使者到了庐江,庐江王不答应,却派人和越国联系。吴王使者到了衡山,衡山王坚守城池,毫无二心。孝景四年,吴、楚已被打败,衡山王入京朝见,皇上认为他坚贞诚实,就慰劳他说:“南方地势低下潮湿。”调衡山王任济北王,来表扬他。到他去世,就赐给他谥号为贞王。庐江王与越国相邻,多次派使者往来,所以调他任衡山王,掌管江北。淮南王和以前一样。

淮南王刘安为人喜欢读书弹琴,不爱好射猎、走狗、跑马,也想用暗中做好事来抚慰百姓,传播美名于天下。他时常抱怨厉王的死,常想背叛朝廷,只是还没有机会。到汉武帝建元二年,淮南王入京朝见。他平素和武安侯友好,武安侯当时任太尉,于是在霸上迎接淮南王,对淮南王说:“当今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嫡孙,施行仁义,天下没有不听说的。如果皇上一旦逝世,不是大王还该是谁继位呢!”淮南王十分高兴,送给武安侯很多金钱和物品。他暗中结交宾客,抚慰百姓,谋划反叛的事情。建元六年,彗星出现,淮南王内心奇怪。有人劝淮南王说:“以前吴王军队起兵时,彗星出现长达几尺,可是还千里境内流血伤亡。如今彗星长达满天,天下军队应当大兴起。”淮南王心中认为皇上没有太子,天下一有事变,诸侯王一起争斗,便更加整修军械和攻战用具,积蓄金钱收买郡守、诸侯国和游士、有奇才的人。那些策划大计方略的能言善辩之士,胡乱制造迷惑的传言,阿谀奉承淮南王,淮南王高兴,赐给他们很多金钱,谋反之心更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