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失龙袍万岁爷震怒 弹锦瑟老公公神伤(第4/4页)

“是不是写锦瑟的?”潘一鹤问。

“是的。”

“读过,”潘一鹤说着就念了起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

“别念了,老夫且问你,李商隐说锦瑟是五十根弦,为何你这张锦瑟,只有二十五根弦?”

“这……”潘一鹤知道若在冯保面前不懂装懂只会坏事,便老实回答,“小的不知,还望老公公指教。”

“李商隐这首诗,是写男女私情。老夫一直怀疑他所言的五十弦,是两张锦瑟,一男一女对向而弹。”

冯保刚一说完,徐爵就赞叹起来:“老爷学问高,这种解释合乎情理。”

冯保接着说:“方才潘一鹤说,这张锦瑟是唐令狐楚家中的旧物。这令狐楚一身仕德宗、宪宗、敬宗三朝,也是中兴名臣。他通晓音律,家中养了一班歌伎,其中最好的一位青衣,也最得令狐楚喜爱,干脆给她赐名锦瑟。令狐楚在家宴客,常自己弹奏锦瑟,再让锦瑟姑娘按板而歌。这歌词儿,也全都由令狐楚撰写。所以,现在的人,只要一说起锦瑟,首先想到的是李商隐的那首诗,其次就是令狐楚。这个令狐楚,为锦瑟姑娘谱写的乐曲中,最有名的是《宫中乐》。十二年前,老夫曾觅得《唐宫乐谱》一本,上面就有《宫中乐》。”

徐爵久跟主人,最会挠痒儿,这会儿赶紧接嘴道:“老爷,你现在既有《宫中乐》谱,又有这张锦瑟,都是令狐楚的旧物,可谓珠联璧合了。恳求您老人家弹奏一曲《宫中乐》,让小的们一饱耳福。”

冯保一笑,也不答话,左手抚着瑟,右手按弦,果真弹奏起来。刹那间,从他灵巧的指间,流出一阵优雅的乐声,这数百年前的古瑟,在人间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之后,早已是燥气全无,发出的声音是那样的深沉、圆润;而这唐代的《宫中乐》,比之当下大内御乐,也显得雍容大度激情四溢。冯保一边弹奏,一边还把令狐楚填写的五首《宫中乐》吟唱出来:

楚塞金陵靖,巴山玉垒空。

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

雪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

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

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

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

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

九重青琐闼,百尺碧云楼,

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一曲弹罢,冯保还沉浸在唐代宫廷音乐的氛围中,良久才叹息一声,言道:

“天下盛明,宫中方可行乐。令狐楚献诗巧谏,这与今年元宵节在午门城楼上,张居正让冯琦奉御献诗的路数一模一样。历朝历代,孤忠之臣辅佐皇上,哪一个都是用心良苦啊!”

“老公公说的是,”潘一鹤趁机说道,“我家老爷常常念及,说老公公与首辅张大人,都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好的顾命大臣。他老人家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该如何仿效你们两位相臣。”

“是吗?”

“倘若还有机会为朝廷效命,我家老爷一定会以老公公为楷模。”潘一鹤趁机说出此行的目的。

“这么说,你家老爷有重出江湖之意?”

“是,还望老公公便中推荐。”

冯保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正欲说什么,忽见东厂掌作陈应凤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你怎么突然来了?”徐爵问。

“启禀老公公,”陈应凤对冯保深深一揖,匆匆言道,“德胜门内,守城兵士与叫化子发生了斗殴,出了三条人命。”

“怎么打起来的?”

“叫化子饿疯了,哄抢店铺,守城兵士赶去制止,双方便交上手了。如今叫化子越聚越多,若不赶紧制止,恐怕要闹出大事儿来。”

见陈应凤巴巴急急的样子,冯保又想起上午在大内发生的龙袍失窃事件,嘀咕了一句:“真是祸不单行。”说着便大声喊道:

“备轿,去五城兵马司!”

 

 

 

 

 

 《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