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崩盘(第3/8页)

百官怏怏而退,民众更加诧异莫名,继续围着黎元洪的家,平心静气,等圣上大怒,派御林军来把黎元洪抄家杀头。

等啊等,等啊等,没等来御林军,却等来一个裁缝,来给黎元洪量尺寸定制亲王制服。结果是理所当然的,裁缝被撵了出去。

到了这一步,守护黎元洪的护兵卫队全都看不下去了,蜂拥着冲到黎元洪门前,破口大骂:黎元洪,死胖子,你个不识好歹的王八蛋!皇上是瞧得起你,才御封你为亲王的。这是多大的恩德,你他妈的不说快点儿磕头谢恩,竟然敢拒封,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快给老子滚出来,让老子一刀宰了你。

房门开了,黎肥仔以他历史性的憨笑,独对门外鼓噪大骂的卫兵们:你砍,你过来砍。我黎元洪既然誓言效忠民国,那就矢志不改。你们呢?你们也誓言效忠过民国吧?怎么你们自己发过的誓,这才不几天工夫,就犹如东风过马耳,被你们自己忘了呢?

卫兵们气得全都哭了,说:都是被这个民国害的,让逆贼越发猖狂。皇上啊,你快传旨灭了逆贼满门吧,你听他满口胡言乱语,不说一句人话……

【04.脸皮留在历史里】

袁世凯首日登基,第一道命令册封黎元洪,就遭到了黎氏的断然拒绝,这始料未及的事情,让袁世凯顿时傻了眼。

大家都认为,黎元洪此举,必然惹来杀身之祸。可在袁世凯的脑子里,他却认为自己在搞君宪,君宪体制之下,皇帝是没什么实际权力的,更不可能派什么御林军,抄谁的家灭谁的门。比如说德国皇帝家门前有个磨坊,德皇想挪一下,可那户人家抵死不移,告到法院,德皇败诉,这个就是君宪。袁世凯未必知道这个段子,但即使他知道也没用,因为民众不认可。

有分教:黎肥仔独挑帝制,袁胖子坐困愁城。大家都认为黎元洪极度危险,但唯有袁世凯,知道自己拿肥仔没辙。

咋个办呢?

这事儿就这么僵持在这里。

当此之时,忽有一人越众而出,大叫曰:陛下,休要担惊,少要害怕,待某家提一队兵马……兵马就算了,某家有法子,让那死肥仔接受陛下的封号。

袁世凯大喜,细看此人,正是前者破获袁不同怪案的步兵统领、九门提督江朝宗。

这时候正是考验袁世凯智力的时候,他是不是老了?是不是大脑钝化了,生锈了?单看他有没有意识到,谁去了都有可能解决问题,唯独这个江朝宗,却是一个最不合适的人选。

正因为江朝宗是最不合适的人选,所以他才跳了出来。

江朝宗,就是日本间谍分类表中“智不足以分嫌疑”的蠢人。这个智不足以分嫌疑,是很要命的事,症因是出在当事人的价值观上,分不清主次,弄不清轻重,看不到关键,抓不住要点。一句话,他们会把极为复杂的社会矛盾,看得极为简单。总之,江朝宗这类蠢人,他们不唯在这件事上,是最不合适的人选,在任何事情上,他们也都是最不合适的人选。

蠢人最大的表现,就是无缘无故地认为自己超级聪明。现在江朝宗犯了蠢,如果袁世凯的脑子还管用的话,就会制止他。

可是袁世凯没有,他老了,他再也不是那个杀伐果断,头脑机敏过人的袁世凯了。时光缓慢而有效地侵蚀着他的大脑,让他从一个绝世英雄,沦落成为任人欺凌戏弄的可怜老人。

江朝宗出发了,他手捧诏书,兴冲冲地赶到东厂胡同,跪在黎元洪门外,以洪亮有力的声音大呼道:请王爷受封!

黎元洪假装听不见,江朝宗继续以中气十足的嗓门,大呼:请王爷受封。

这就是江朝宗的法子了,这个天真的蠢货,他以为自己耍个赖皮,就能够把事情搞定。却不知黎元洪此时的态度,关系着多少颗人头?战场上已杀得尸横遍野,别人不说,单是北洋张敬尧和护国军刘云峰,这一对交心换命的结义兄弟,白刃战就持续了三天之久,双方戮死对方的人数就有数千人。如此大的事件,江朝宗居然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你说他蠢到了什么程度?

见江朝宗长跪不起,大呼不止,黎元洪怒不可遏,冲出来大喝:江朝宗,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快快滚出去!

江朝宗不为所动,长跪依旧,呼喝依然。急得黎元洪高叫自己的仆役过来,将江朝宗架起来扔出去。

江朝宗被架起来的时候,呼喝声依然,不为所动。

这个江朝宗,在民国历史上难得地替自己争来两次露脸的机会,却连续两次被人骂为不要脸。一个人混到这份儿上,也堪称异数。

实际上,江朝宗也不是非不要脸不可,他只是太蠢,在错误的时间、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所以才留脸于史,贻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