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高飞的鸟减轻灵魂的负担工业化与国运轮转(第3/7页)

越过芸芸众生的头顶,英国的贵人们坐拥南非的矿山和澳大利亚的牧场,投资于华尔街当美国人的债主。他们在别墅里安逸地品味印度红茶,漫步于苏格兰的乡间度过悠闲的夏日,或照旧带狗拿枪打猎,或坐自家游艇到挪威的森林和峡湾间悠游。

英法老列强在享受,新兴的美国人在西进。牛仔们去阳光灿烂的加州淘金,老板们在得克萨斯的原野上挖石油,芝加哥举办了博览会,纽约竖起自由女神像,几千万移民怀着美国梦乘船从她身边经过。新移民则差不多只能先打苦工再说,就是大名鼎鼎的爱迪生也不过是摩根的打工仔。摩根阶层则和洛克菲勒、卡内基、杜邦们一起分享美利坚这个越来越大的超级蛋糕。

在另一个新兴的强权——德国,奔驰车、西门子电器已经面世。但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还在大卖劣质山寨货,排挤质量好工艺佳的英法产品,以价取胜。另外他们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上自我感觉越来越良好,谁都瞧不起了,20世纪的历史将会告诉他们世界上最聪明也最愚蠢的民族到底是谁。蓝色的多瑙河边,维也纳也在和巴黎一样大规模地进行旧城改造。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们首演过的传奇音乐厅被拆毁,代之以一栋栋毫无品味的工业建筑或者现代写字楼。维也纳市民的抗议毫无作用,开发商东西古今一直都是那么牛。虽然如此,但大家还是很享受这富足安定的年代。这是电话、电影、白炽灯、飞机被发明的时代,这是绅士们安逸阅读凡尔纳科幻小说,女士们准备欢呼夏奈尔时装解放身体的时代。

西方如此的巅峰幸福和中国的谷底黑暗对比,足以粉碎国人对自己民族和文明的自信,自卑感就此埋下。但就在八国联军大获全胜的时候,一位久居中国的英国殖民者赫德写道:

这个运动对于世界其余各国不是吉祥之兆,但是中国将有权利采取行动,中国将贯彻他的民族计划!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50年之后,就将有千百万团民排成密集队形,身穿全副盔甲,听候中国政府的命令,这是完全不用怀疑的!中国将会有很长时期的挣扎,还会做错很多的事情和遭受极大的灾难,但或迟或早,这个国家将会以健康的、强大的、经验老到的姿态呈现于世界,并拥有这个世界强加给它的军事力量。

赫德预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有位经此国变深受刺激的年轻书生用回忆录证明了这一点:

以前,在家里读书的时候,天天只知道吃饭睡觉。就是奋发有为,也不过是念念文章,想骗几层功名,光耀门楣罢了。那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又有什么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国、美国、奥国、日本八国的联合军,把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一国的盛衰荣辱,全国的人都是一样消受,我一个人如何能逃脱得出呢。我想到这里,不觉一身冷汗,十分惭愧。我生长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

这个书生叫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认识到“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新一代的人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话虽然如此说,但那一代的中国年轻人首先要干的不可能是崛起,而是救亡图存、重建新生。少年即发爱国壮语的周恩来是个90后,生于1898年。毛泽东也是90后,生于1893年。朱德生于1886年,和鲁迅先生一样是80后。中国就是由他们这样的一群80后90后引领着,从1840年以来社会衰败、备受欺凌的谷底里爬出。

我们也都熟悉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二十三四岁的浙江留学生周树人在日本仙台学医,看到关于日俄战争的新闻片里中国人的麻木状况,深受刺激,愤而中止学业,立志治疗中国人的精神。农耕社会传统官绅子弟周树人(插一句说,和他同宗的周恩来也是绍兴官绅阶层出身)逐渐成为我们的鲁迅先生,成为我们这些现代中国人的启蒙者。他在那些电影画面映入他的眼中、脑中乃至灵魂中的时候就作出了抉择。

湖南才子毛泽东比鲁迅先生小一轮。如果没有遇到社会剧变的时局,颇有考试天才的毛润之很可能会一路考中秀才、举人、进士,出将入相,做个小时候崇拜的曾国藩一类人物。可在毛泽东十二岁那年,大约和鲁迅看电影是同一年,晚清朝廷顺应工业化现代化的趋势,废除了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