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高飞的鸟减轻灵魂的负担工业化与国运轮转(第4/7页)

秀才举人如今考不成了,毛泽东只能去上新式学堂,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废掉科举,还有许多当初的童生秀才只好另谋前途,其中不少进入新式军队,比如朱德。新军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工业化战争方式组建,里面满是土秀才和海归洋学生,而不是如毛泽东的父亲参加的湘军那样,充斥着只知道当兵挣银子的文盲。带着文化知识从军的年轻人认定秦始皇以来的两千年帝制该结束了,他们的选择是起义。

新军官兵们组织起来,在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辛亥革命,清王朝就此终结,民国开始。武昌首义的枪声响起时,毛泽东还有两个半月满十八周岁,不久后他参加了湖南的革命军队。他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是个什么也不会干的小书生,雇了民工给自己挑水喝。书生和民工的社会鸿沟决定了辛亥革命的基础薄弱。人民在民国范儿推动下“被”走向共和,幻想洋大人支援的革命志士们,读洋书的海归学生们,都看到了乱世——玩洋枪洋炮的袁世凯们掌握了国家。

辛亥革命归于失败、归于乱世,但它依然有历史意义。曾有个音乐家朋友,在私信里和我谈及辛亥革命中人的自私和肮脏,我回信说:

自私没啥,把私利转化成公共的事业,就是政治了。辛亥革命的确是有人为大家牺牲,更多的人等着剪辫子摘桃子,所以鲁迅写出了人血馒头的比喻。其实日本明治维新也这样,讲公义的人被暗杀,投机者主持了大政。当时的人也是天真以后迷惘,迷惘以后反思而有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

革命使社会在变革之中有了社会进步的星星之火。一盘散沙军阀混战之中,中国摸到了黑暗的历史底部,辛亥革命就是一个火光,一个阶梯。

拿破仑把大革命的果实化为皇冠。虽然贝多芬会愤怒于此,但没有大革命,贝多芬就根本没有机会先天真地兴奋,然后得到理想被背叛的愤怒。辛亥革命也一样。陈独秀们觉得愤怒,但革命能够给他们愤怒的机会,这也是进步。

辛亥革命之后,大军阀们争夺北洋政府的控制权,小军阀们在各省混战。列强依靠军阀代理,在中国的土地上争斗、交易。终于,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的交易激怒了毛泽东、周恩来那一代中国学生,“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一起读了更多的洋书,探讨了众多的新思想。其中一部分人在1921年作出了他们的抉择,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用工业化思维武装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改造颇为成功,成功到流氓们很难再当流氓。所以就在周恩来成功组织上海工人起义,把胜利果实交给蒋介石的军队后不久,国共合作在血泊中崩裂。恐惧中的流氓屠杀了大部分有新思想的国民党员,当然顺便也杀了不少共产党。屠杀之后,国民党作为一个现代政党组织已经不复存在,退化成土豪劣绅、帮会流氓、投机政客、新起军阀的涣散联合。就这样,在1927年的春夏,流氓拒绝自我革新,掌握了权力而成为反动派。血河的另一边,学生们走出幼稚,改变道路适应现实。他们仍然坚持看上去天真遥远的理想,适应现实是为了改造现实,投入黑暗是为了释放光明。

毛泽东先行了一步,早早作出了抉择,组织农民运动。因为他正视了书生和民工、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思考并着手填平这些鸿沟,试图把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贯通为一体。他和同志们组织了农民和工人的联盟、精英和大众的联盟、军队和人民的联盟、激进的革命先锋和改良的中间势力的联盟。以这些越来越坚固而强大的联盟,在同学和同志们惨遭屠杀22年后,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岛。

革命胜利了,红星照亮中国。五千年历史,曾经拥有最成功农耕文明的中国从此有机会全面工业化。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意义超过了秦皇汉武的雄图帝业,超过了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更进一步说,工业化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也超过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生存奋斗。

唯一一个工业化人口将届10亿的国家

新中国工业化的飞速步伐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一快,很多人理解不了就干脆无视,还是用旧思维旧情绪面对新中国。本来,经过抗战、解放、朝鲜战争、两弹一星,国人的自卑心理和自虐史观早应消散了。经过工业化社会重建,中国已经重入世界历史的轴心。但太多人却还认为我们的伟大国度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只有中国贫穷落后,不能进步,必须依附于人,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但中国天天向上的现实总在抽他们的脸。排开无知者的干扰,抚去百年受欺侮的遗痕,21世纪的历史正在展开,现在是到了摆脱自卑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