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王驾崩,国王万岁(第3/6页)

可想而知,吉斯兄弟并不愿意成为暗杀的对象,故而对那些参与密谋者,以及在战斗中有幸活命而不幸被捕的人施加报复。许多人被绞死,也有许多人被缝进口袋扔到河里。其中,高层分子在处死前受审讯。最终有52人被判叛乱主谋而处以斩首,宫廷上下所有人都来观摩处决。据记载,吉斯公爵这样挖苦道:“我不懂他们在争论什么,不过我懂得怎么砍掉他们的脑袋。”

凯瑟琳和科利尼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从此刻开始的。王后明白这些事情会对其子的统治造成不良影响,却依然无能为力,正如她丈夫生前一样。据记载,凯瑟琳有一次降贵纡尊,为一名死囚犯求情,却遭到拒绝。提督似乎对胡格诺派的阴谋毫不知情(如果他也参与阴谋的话,应该不会允许如此业余的军事行动),被事后的处决吓得目瞪口呆。寻找盟友的科利尼,第一个劝说凯瑟琳主政,和日后的事态相比,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很明显,只有积蓄政治力量,才能让这位悲痛的未亡人振作起来。王后听到了科利尼的建议之后,很快停止了号泣,平复了语调,开始小心翼翼地——谨慎是凯瑟琳的最大特点——夺取政权。最开始,她只是收集信息。胡格诺派究竟想要干什么?果真像吉斯家族所说那样,他们要推翻国王吗?国内的危机应当完全归罪于吉斯家族吗?

王后为此咨询了王家掌玺大臣米歇尔·德·洛斯皮托(Michel de L'H spital)等人。洛斯皮托本人倾向新教信仰,不过形式上大为温和。他向王后解释,胡格诺派中大多数支持国王和王室,希望和平。问题在于,新教运动或多或少为渴望政治权力的极端分子所挟持。极端分子利用了吉斯家族统治下人们的普遍不满,尤其是对其迫害政策的不满,以达到个人野心。洛斯皮托认为,应该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商讨天主教和新教信条——在他看来此事轻而易举——由此让少数派得以消弭不满,乃至于获得他们的支持。他建议,“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尽量善待对方”。

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就能解决宗教冲突。凯瑟琳很喜欢这个想法。虽然从小在修院长大,但是说到宗教信条,凯瑟琳却并不在行,她本人也并非特别虔诚。在信仰方面,虽然凯瑟琳表面上恪守传统,但并没有特别强烈的信念。改变传统——比如,为了安抚新教徒,布道时采用法语而非拉丁语——来换取和平,似乎代价不大。

更重要的是,在新旧教两方的温和派中,洛斯皮托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就连洛林枢机主教本人也准备召开一次大公会议来解决宗教争端,表示“将不惜生命代价,寻回迷失的羔羊”(不过他并没有大肆宣扬,免得胡格诺派针对他)。之前也有类似会议,确实产生了效果——神圣罗马帝国的各诸侯此前就是通过一次会议解决了他们之间的教条争议。当然,德国的改革家属于信义宗,而胡格诺派属于加尔文宗,但他们之间的区别在王室(天主教徒占多数)看来并不明显,他们觉得宗教改革家的多数要求都不可理喻,懒得对各种新教派别加以区分。

初涉政坛的凯瑟琳热情高涨,赞同召开会议。她和科利尼、洛斯皮托一道开始在宫廷中各派之间斡旋,推进自己的主张,消弭敌对派别之间的敌意。虽然亨利在世时她有时也参与政府事务,不过那是受命于人,作为亨利的代理人打理政务。此次在宫廷中游说,则是凯瑟琳初次独立参与国事,凯瑟琳发现自己热衷这项活动。凯瑟琳大获成功,她认为成功的原因是自己的政治手腕高超,但事实上,清心寡欲和降尊谦和的名声是更重要的因素。王后在宫廷中一向低调,甚至可说是被人忽视,人们自然认为,王后理应继续这样。服从这位矮胖慈祥的凯瑟琳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意见不合,到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轻易逼她让步。

所以,人们对凯瑟琳言听计从,她甚至说服了吉斯家族——至少在理论上说服了他们。八月将在枫丹白露宫召开一次预备会议,届时将提议组织一次全国性会议以解决宗教冲突。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国内形势进一步恶化(在公会议得以力挽狂澜之前),宗教迫害——似乎是一切不愉快的罪魁祸首——暂时平息下来。这一措施还能将洛斯皮托所谓“正直的”胡格诺分子——也就是温和守法的胡格诺派——和“邪恶的”胡格诺分子区别开,后者更为激进,坚持公开而高调地进行宗教活动,坚持对外传播教义,坚持渐进地挑战现状。如此一来,这些滋事者将能更容易地辨别、抓捕,并被控暴乱——毫无疑问他们是有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