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有些深情 有些绝望(第2/4页)

曹操一声轻叹。为自己的不智。

事实上他是可以摆脱眼前困境的,如果不轻信那个姓田的城中首富花言巧语的话。

一天之前,濮阳城田首富突然派人给曹操送来密信,告诉他吕布已经移防黎阳,现在的濮阳城是一片空虚。而他田首富的心里也是一片空虚,因为吕布将他压迫得太狠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田首富今天要反抗,要联合曹操反抗吕布!田首富答应做曹操攻城时的内应,一举拿下濮阳城……

曹操没有轻信。起码在刚开始的时候。

因为他是个多疑的人。即便不是个多疑的人,曹操也要对这样一个陌生人的来信打一个问号。

不过很快,曹操又审慎地相信了田首富。

因为曹操不仅是个多疑的人,同时也是个冒险的人。在一个疑似陷阱面前,曹操往往看到的又是机会。

万一是机会呢?万一田首富真是个好同志呢?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错过。

于是多疑而又冒险的曹操在这个可疑的机会面前不知该如何进退。

谋士刘晔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刘晔的解决方案是既把田首富反水看做机会,又把它看做陷阱。那就是部队要进城,但要分两步走。三分之一的曹军先进去,另外三分之二在城外待命,以作机动。刘晔甚至猜到这很有可能是陈宫之谋,所以他认为防备是必要的。

曹操也认为防备是必要的,但进攻更是重要的。为了体现进攻的重要性,曹操不顾李典的劝阻,身先士卒地和进城部队站在一起,以鼓舞士气。

就这样,曹操和他的先头部队来到了城中,来到了一片静悄悄中。

历史的现场就是这样机锋处处的,曹操阴错阳差地被吕布请入彀中了。

准确地说他是被陈宫请入彀中了。因为策划田首富伪反水正是陈宫之计。陈宫之所以如此设计,原因只有一个。

他了解曹操。

比曹操自己还了解曹操。

这个号称以天下人为敌的人事实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天下人,而是他自己。

不错,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无法超越自己、突破自己。曹操尤甚。

曹操的审慎最终败于冒险。他的机会也最终掉入陷阱。尽管曹操此时还有三分之二的主力部队在城外机动,但他们再也不可能机动到城内了。

吕布关门打狗了。

历史的现场一片哀号,令人惨不忍闻。

好在曹操不是狗。他注定会逃离历史的现场。

典韦救了他。

典韦总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打捞出曹操。他是曹操的大救星。所以很多年后曹操才有“痛哭典韦之死”的举动。

吕布则再次豪迈,为自己痛打曹操而快意非常。

可惜快意之后是伤感。毕竟是陈宫之谋啊。陈宫之谋的再次灵验让吕布神为之伤,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智商远超于他的人?吕布心情复杂,爱恨交加。

曹操则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

事实上曹操的一生就是不甘心于自己失败的一生。

和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一样,曹操最后的成功不在于他的智商比敌手高,也不在于他的手下多谋臣武将,而只在于他比常人更多一份忍耐。

忍耐无休无止的失败,相信胜利就在下一次。

这一次从吕布手下逃生后,曹操没有听从郭嘉的建议退兵,而是选择了进兵。

因为曹操觉得,吕布该败一次了。如果说曹操此番城战是败在自己性格缺陷上的话,那么吕布为什么不可以呢?

须知,吕布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和曹操一样,吕也是极度自信的人。

虽说,这一次吕布听了陈宫之谋取得了抗曹以来的阶段性胜利,但下一次呢?下一次还会听吗?

曹操赌不会。

曹操之所以如此下注是因为他惊骇地发现吕布这小子跟他太像了。

都是相信自己,不相信世界之人。

而如此自信的性格,是注定要遭到世界报复的。曹操已经尝到被报复的滋味了,接下来,怎么着也该轮到吕布。曹操于是精心设计,他要跟吕布斗,跟吕布的心理阴影斗,最终跟自己斗。

因为说到底,他们是同一类人。

谁有先见之明

曹操死了。

死于濮阳之战后的火伤。

这是吕布得到的一个消息。

吕布相信这个消息。因为他亲眼所见,曹操在城中战败仓皇逃窜时,身上是着火了。

何止身上着火了,连曹操骑的马都着火了。马尾巴熊熊燃烧,预示着一个鲜活生命的行将结束。这鲜活生命可能是马,更可能是马主人——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