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前世冤家,今世克星(第3/4页)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微笑并不代表高兴。每天可以有无数的微笑送给他人,但仅此而已。受者没有感受到温暖,送出微笑的人,只感觉一个“累”字。

周瑜现在就感到很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虽然在刘备到前他已先埋伏刀斧手五十人于壁衣中,准备掷杯为号拿下此人,但是现如今,他手中的杯却难以掷出——他看到了一个人。

一个人的眼神。是关羽的。

关羽的眼神写着狠,也写着忠。二者合二为一,构成了一种可怕的力量。此时的关羽正站在刘备身后,按剑不语,滴酒不沾,很有一股气势。

在这样的气势面前,周瑜踌躇复踌躇了。两边壁衣中已密排刀斧手,舍却身家性命,应该是可以让刘备人头落地的,可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他的人头会不会落地?关羽是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也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杀他一个周瑜,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周瑜闷闷不乐。这顿鸿门宴最后是在暧昧的氛围中落幕的。一切都没有结果。

其实严格说起来,一切都没有结果就是结果,因为它反应了两种力量的平衡或胶着。刘备试图打破这种平衡的。他在宴席的最后向周瑜提出与诸葛亮见一见的要求,被心烦意乱的周瑜拒绝了。刘备这才明白,该走人了,再不走人,怕是要跟诸葛亮呆一块了。

刘备走的时候却有意外收获。诸葛亮跟他见面了。

当然是幽会。就像没有明媒正娶的男女,只能偷偷在一起,不敢光明正大地同聚一室,当时的诸葛亮是在江边小船上与刘备幽会的。

刘备要带诸葛亮走——这个很有私奔的意思。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处境很危险,不走是不行的。诸葛亮却不愿意走,因为他以为一个人处境是否危险,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诸葛亮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一个人如果足够聪明,就没有危险可言。刘备只得走了,惆怅地。他没有带诸葛亮离去。俩人相约,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再相聚。那个日子,是谜底揭开的日子。诸葛亮说,花开是有期的,花落也是有期的,急不得。

曹操郁闷了,闷得气为之结。因为周瑜做得太过份。

曹操好心好意地给周瑜写信,信封上写“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结果这封信惨遭周瑜的蹂躏。与此同时,曹操的使者也在周瑜的剑下失去了脑袋——他的脑袋被原样打包快送回来,令曹操气为之结。

当然更令曹操气为之结的是,他在随后发动的伐周行动中,人员死伤不计其数。蔡瑁、张允将战败原因归结为荆州水军久不操练,而青、徐之军又不习水战的缘故。

便令蔡瑁、张允把总教练的工作承担起来。曹操责骂他二人说,你们两个既然是我任命的水军都督,为什么不切实履行职责,反而事后找理由!做人,不能太没有担当——曹操这话说得此二人立马振作精神,很有精忠报曹的意思。

接下来,周瑜就心情沉重地看到,曹营里的局面是日新月异——沿江一带分成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成了马路,可通往来。到了夜晚点上灯火,整个天心水面一片通红;旱寨三百余里,那叫一个烟火不绝。

周瑜知道,目前最重要的敌人不是曹操,而是蔡瑁、张允二人。呵呵,这个世界,外行不可怕,可怕的是内行。周瑜担心,曹操的百万大军经过此二人的调教后,会变成人世间无坚不摧的力量,到那时,一切都完了。

所以,蔡瑁、张允必须死。立刻。马上。毫无理由。这是战争的需要,也是周瑜建功立业的需要。周瑜开始陷入了长考。

长考没有结果。的确,要这两个曹营核心级的人物去死,不是没有可能,是完全没有可能。

重兵防守,跟大熊猫一样地保护着,怎么行动?

当然,也可以不刺杀,可以攻心,攻曹操之心。可问题的关键是接触蔡瑁、张允已无可能,接触曹操更无可能,怎么影响他这都是一个大问题啊。

周瑜唏嘘长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了最黑暗的时刻。比如钻入瓶中,遭遇瓶颈,明知过后可见光明,可要命的是过不去啊。

周瑜觉得自己玩了。第一次觉得自己,玩了。

硬试才是硬道理

天机开始显现。天机是这样一种东西,在人力已经穷尽,世事了无新意之时,它会以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然后偷偷地改变一切。

此时此刻,有一个人蠢蠢欲动。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蠢蠢欲动。就像欲望,每天都在人身上一次次勃起。虽然消退是必然的,可勃起是永恒的。永恒的欲望,永恒的勃起,构成了很多人的一生。